八、怪才先生的奇遇
作者:成丕立      更新:2025-03-30 05:27      字数:2893
    诗日:晓醒林深望旭红,腹饥拳罢意匆匆。

    乞食幸遇慈心妇,暖腹之恩念始终。

    怪才先生从睡梦中悠悠转醒,透过茂密树叶的缝隙,瞧见太阳正从东方缓缓升起,绚烂的红色彩霞已铺满了整片天空。他猛地站起身,大大地伸了个懒腰,筋骨随之发出一阵轻响。而后,他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到一块相对平整的地方,全神贯注地练起了拳术。那一招一式,刚劲有力,虎虎生风。

    没过一会儿,他站在山上,远远地望见山脚下有个宁静的村庄。此时,他的肚子也不争气地“咕嘟咕嘟”叫了起来。他这才猛然想起,自己还是昨天中午吃了两个红薯,到现在都还没再进食。他低头看了看身上单薄的两件单衣,暗自思忖:“清明时节的天气就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我得先去村庄里填饱肚子,再向村民讨几件衣服来穿。只有吃饱穿暖了,才有足够的力气去寻找师傅的下落。”

    拿定主意后,他便朝着村庄走去。刚下到山来,就看到路边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溪水潺潺,欢快地向前奔流。他下意识地拿起衣服放在鼻子边嗅了嗅,一股汗臭气味扑鼻而来。他毫不犹豫地脱掉衣服,朝着溪流走去,嘴里还喃喃自语:“能在这么干净的溪流中洗个澡,简直是人生一大乐事。洗干净后,肯定浑身舒坦!”

    怪才先生洗干净身子后上了岸,刚穿上衣服,一股温暖的感觉便涌上心头。他一边扣着纽扣,一边轻快地朝着村庄走去,脚步显得格外轻盈。

    走近村庄,他看到一户人家正在吃早餐。他赶忙停下脚步,礼貌地说道:“大姐,早上好!能给我个红薯吃吗?”

    一位中年妇女正站在门口,一手端着碗,一手拿着两个红薯,吃得正香。听到有人向自己讨红薯吃,她缓缓向来人看去,只见是个十余岁的孩子,眉清目秀,一双圆而大的眼睛里透着一股英气,她直觉此人并非平凡之辈。顿时,她的脸上绽放出慈祥的微笑,后退一步让出一条通道,接着急忙转身朝屋里大声喊道:“孩子他爹,家里来客了。你给他去泡碗油茶来,再拿几个红薯出来!”

    怪才先生见她起初没有直接回应自己,还做出后退和转身的动作,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看来世上的人都差不多,不仅会拒绝他人乞讨,还会鄙视穷人,讨好世上有权有势和富有的人。我可不能为了一顿食物而折腰,还是去其他人家看看吧。”就在他正要转身离开时,突然听到她说家里来客了,还让男人送上食物来。他连忙转过身,只见妇女的男子端着热气腾腾的碗,手里还拿着红薯走了过来。他赶忙上前接过碗,定睛一看,碗里有玉米、花生和糍粑,姜茶水正冒着腾腾热气。他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连声道:“谢谢,谢谢……”

    怪才先生一边啃着红薯,一边喝着姜茶水。填饱肚子后,他本想向妇女讨要几件旧衣服,但看到妇女身上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他恭恭敬敬地向妇女鞠躬,诚恳地说:“感谢您的怜悯与施舍!我虽如今一无所有,但等我找到师傅或者发财后,一定会回来报答您今天的恩情!”

    从这户人家告辞出来,他看到前面有一块宽敞的坪子,村里的人都聚在那里晒太阳。他心中盘算着:“这个村虽在山脚下,但有许多青砖瓦房,看样子并非贫穷村庄,而且这里的人还挺有同情心,向他们讨要几件衣服穿应该不难。”

    想到这里,他便随着人群向坪子走去。走到坪子一看,北面有一座坐北朝南的青砖瓦房,正是一座宗祠。大门上挂着一块木匾,上面写着“黄氏宗祠”四个金色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十分耀眼,让人看了心里暖烘烘的。大门的左边摆着一张桌子,一位老者和一个少女正坐在桌旁,老者正在教少女打算盘。

    怪才先生凑过去一看,少女正在学加六百六十六。老者在一旁耐心地教导,一边教她拨算盘珠子,一边念着珠算口诀:“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四去六进一……”

    突然,老者伸手抓住少女的小手,熟练地拨掉上下两个珠子,在前一位拨上一珠,大声说:“四去六进一,四加六等于十……”

    老者看到孙女抬头呆呆地看着自己,顿时怒发冲冠,拿起桌子上的算盘用力一甩,框格上的珠子“噼里啪啦”地分别贴在上下的框边上,两排珠子瞬间回到了原位。他气呼呼地说:“囡囡,爷爷教你加六百六十六都几天了,这么简单的加法怎么就学不会呢?你看着,爷爷再示范一次给你看。”

    少女又抬起头,眼神呆滞地看着老者。老者左手放在桌上,右手的五个手指上下灵活晃动,珠子发出一阵清脆的响声,六百六十六便清晰地出现在算盘上。老者这次心平气和地说:“静下心来,你再来加一次试试……”

    少女一边拨动珠子,一边小声念道:“一上一,二上二……”可当她嘴里念着“四去六进一”时,手指却停在了空中,不知道该拨动哪个珠子了。老者顿时恼羞成怒,大声吼道:“你怎么这么笨呢?这么简单的珠算都学不会,真要气死我!去掉上面一个珠子……”

    怪才先生在一旁实在看不下去了,忍不住伸手去拨掉一上一下两个珠子,在前一位下框拨上一珠,边拨边念:“逢七上二去五进一,逢八去二进一……”

    “你这么厉害,你来加一次给我看。”少女不服气地说道。

    没过一会儿,怪才先生就准确地加算出了六百六十六。他微微一笑,自信地说:“这珠算其实很简单,只要大爷能示范一次给我看,我肯定能学会……”

    老者瞪大双眼,紧紧盯着怪才先生,心中又惊又怒。一个十余岁的孩子,竟然口出狂言,真是狂妄自大。他心想:“老夫就考考你,这次示范珠算乘法,看你有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想到这里,老者拿起算盘用力一甩,将上下的珠子恢复原位,然后边念乘法口诀边熟练地拨动珠子,从一乘到一百。乘完后,老者微笑着说:“小伙子,现在轮到你试一试……”

    让老者万万没想到的是,怪才先生不仅一字不差地背出了他念的乘法口诀,还像他一样熟练地晃动着手指。只听“劈里啪啦”一阵响后,算盘上显示的数字结果与老者的一模一样。老者眼睛瞪得更大了,脸上满是不可思议的表情。他又仔细打量怪才先生,只见他眼中散发出锐利的目光,两道剑眉透着一股英雄气概,心中暗道:“多么英俊又聪明的少年,怎么会落魄成乞丐呢?”

    老者的恻隐之心油然而生。他心想:“我虽有良田数百亩,家财万贯,但自从儿子脑子跌坏后,又讨了个傻媳妇回来,还生了个傻孙女。我百年之后,谁来照顾他们呢?”想到这里,他微微一笑问道:“你念过书吗?”

    “我五岁那年,父母就双双离世了,哪有钱读书呀?”怪才先生表情黯然答道。

    “家里现在还有些什么人呢?”老者接着问。

    “母亲去世那天,师傅收养了我,并带我在山上习武。除了师傅外,我已无其他亲人了。”怪才先生说完,脸上浮现沉痛的神情。

    “师傅收养了你,怎么还下山来乞讨呢?”老者满脸疑惑。

    “昨天,我按照师傅的吩咐,下山去祭拜母亲。回来后,不仅看到山上的茅草房被烧毁了,师傅也不知所踪,我又成了孤苦伶仃的人。昨天晚上,我顺着痕迹下山来寻找师傅,就来到了你们村庄……”怪才先生无奈地说道。

    老者沉思片刻,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试探性地问道:“你既然是个孤儿,现又与师傅失联,愿意留下陪我孙女读书吗?”

    怪才先生听了老者的话,环顾了一下村庄四周。他发现这个村子在西岭的山脚下,有一条通往西山的通道,这也是唯一通往自己居住地的路。假如师傅回来找自己,这个村子是必经之地。而且,村里还有一条青石板路,是通往南北方向的挑盐大道,南来北往的人很多,在这里可以打探师傅的下落。想到这些,他高兴得跳了起来,大声说:“我还能读书,我愿意留下来陪您孙女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