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茅草屋被人烧毁
作者:
成丕立 更新:2025-03-25 06:23 字数:3231
诗日:深山茅舍习拳忙,剑影桩风岁月长。
祭母哀思仇未泯,屋焚师杳路茫茫。
沈砚冰转过身,迈着沉稳的步伐向外面走去。怪才先生赶忙跟在后面,亦步亦趋。待他走出来,眼前的景象映入眼帘。原来,这房子建在大山的半山腰,孤零零的一间茅草房,好似被岁月遗忘在这深山之中。茅草房的两边是简陋的披房,歪歪斜斜地依附在主屋旁边。茅草房旁边,一根粗壮的楠竹斜斜地伸展着,宛如一条绿色的丝带,直接伸向峡谷下潺潺流淌的小溪。
茅草屋的披房里,放置着一个巨大的木桶。清澈的山泉顺着楠竹,叮咚作响地流入桶中,那声音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美妙乐章。两个舀水的水勺,随意地挂在竹枝上,在微风中轻轻晃动。木桶旁边,三块巨大的岩石稳稳地支起一口铁锅,锅沿已经被烟火熏得漆黑,见证着岁月的沧桑。茅草屋的墙壁上,错落有致地挂着各种野兽皮子,有斑斓的虎皮、蓬松的狼皮,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神秘。怪才先生不禁回想起,当初吃野菜时,师傅端来的并非是精致的陶瓷碗,而是一个朴实的竹制碗。他喃喃自语道:“看来师傅的生活很艰苦,比我在雷家村时的生活艰苦多了……”
怪才先生一边跟着沈砚冰往前走,一边陷入了沉思。“师傅独自一人生活在这荒无人烟的大山里,只有这么一间孤零零的小茅草屋,搁浅在半山腰,哪里像个家呀?他到底是做什么的呢?难道是山里的猎户?但从他的谈吐和举止来看,又不像是个粗鄙的猎人。他身材高大威武,风度翩翩,言谈举止大方得体,倒像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想到这里,他加快脚步,赶上沈砚冰,开口问道:“师傅,您怎么会独居在这人烟稀少的大山中呢?您还有其他家人吗?”
沈砚冰脚步不停,淡淡地说道:“我家离这里很远。你快来站马步,先打好基础。以后,我每天学一套拳,还会传授你五掌梅花、少林南拳、武当九阳功,剑术和轻功等……”
怪才先生顺着沈砚冰的脚步看去,只见他身边的地上密密麻麻地钉着许多木桩。这些木桩排列得十分奇特,宛如梅花花瓣一般,既相互连接,又各自独立,让人看得一头雾水。怪才先生忍不住上前去,好奇地问道:“师傅,这里怎么有这么多木桩?它们像梅花花瓣一样,钉在这里是用来干什么的?”
沈砚冰微微一笑,耐心解释道:“这梅花桩是用来练习梅花拳基础的。等你能站稳马步后,就要跟着我上去走五彩梅花步,练习梅花拳的擒拿和掌法等。你认真看着,我先示范一套梅花拳……”
沈砚冰说罢,轻轻一跃,如一只轻盈的燕子般跳上梅花桩。见他在桩上闪转腾挪,拳脚生风,那一招一式,如同行云流水般流畅,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怪才先生看得入了迷,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突然,沈砚冰停了下来,他目光紧紧锁定在十几米外的一棵大树上。紧接着,他大喝一声,猛地将拳头冲了出去。只见一道凌厉的拳风呼啸而过,眨眼间,那棵碗口粗的大树竟在半腰处“咔嚓”一声折断,缓缓倒在山上。怪才先生被这一幕惊得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情不自禁地拍着手掌,大声赞叹道:“师傅,这么大一棵树,还离得这么远,竟然被您一拳打断了,您真厉害!”
从此以后,师徒两人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就起床,一同前往山上练习武术。沈砚冰用沙子为怪才先生做了两个绑腿,让他绑着绑腿沿着弯曲的山路跳跃前进。从茅草屋后面出发,一路跳到山巅,然后两人再来到梅花桩上练习梅花拳。随着时间的推移,沈砚冰陆续传授怪才先生少林南拳、轻功等武艺,还在他的绑腿上逐渐增加重量。每天早晨,两人都练得大汗淋漓,才回到茅草屋。沈砚冰回去后,先洗手开始煮早餐,而怪才先生则坐在茅草屋前面的树下,静静地等待山风将汗水吹干,然后去洗个冷水澡。吃过早餐后,沈砚冰便去茅草屋旁边的菜地忙碌,或是种菜、或是浇菜、除草,精心打理着菜园。而怪才先生就在茅草屋里,或是安静地看书,或是专注地绘画,还跟随沈砚冰学习写诗词歌赋,然后拿给沈砚冰修改。
一天,吃过早餐后,沈砚冰站起身来,神色凝重地说:“孩子,今天是你妈妈一周年的忌日,我们一起去祭拜她……”
怪才先生这才猛然想起,自己已经在师傅这里住了一年了。若不是沈砚冰提醒,他差点忘记了去祭拜母亲这件事。他听了沈砚冰的话,匆匆跑到茅草屋外面,将锄头放进畚箕里,挑起畚箕,急切地问道:“师傅,您还记得今天是我妈妈的忌日吗?”
沈砚冰微微一笑,说道:“当初,你天天嚷着要去看妈妈,我怎么会记不得呢。”
两人来到岩洞旁的山坡上,看到埋葬陈春花的地方,那片土地不仅还未长出草,而且凹陷下去很多。他们赶忙动手,将坟堆重新垒起来。垒好坟堆后,沈砚冰又搬来一块石板,放在坟堆前。他拔出剑,在石板上刻下“慈母陈春花老儒人之墓——怪才先生立”。两人把墓碑立好后,怪才先生双膝跪在地上,磕了几个响头,眼中满是悲痛。离开的时候,怪才先生问道:“师傅,我多久再来祭拜呢?”
沈砚冰想了想,说道:“住地离这里有点远,你每年清明节来扫一次墓吧。”
时光飞逝,转眼间又过去了五年。在清明节那天,怪才先生像往常一样练习完武术回来。沈砚冰将一个小布袋交给他,神情严肃地说:“今天是清明节,你带着这个布袋去扫墓吧!这里面装着很重要的东西,你要随时带在身上,切记!”
怪才先生好奇地将手伸进布袋里摸了摸,只感觉到里面有一些冰冷的东西,还有一本似乎是书的物件。他拿出手来,疑惑地问道:“师傅,这里面装的是什么……”
沈砚冰脸色一沉,郑重地说:“这些东西也许能救你一命,但不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你千万不能拿出来。如果遇到生命危险,那本书一定要销毁,决不能落在他人手里!”
怪才先生接过布袋,坚定地点了点头,说道:“请师傅放心,我会做到人在包在,人死包毁,决不让这东西落入他人手里。”
怪才先生将布袋紧紧绑在衣服里面,然后拿了两个蒸熟的红薯,朝着母亲的墓地走去。他走了一个多时辰,终于来到岩洞旁边的山坡上。在母亲的坟墓前,他点燃了钱纸。看着那燃烧的火焰,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母亲去世的那天。
母亲去世的前一天,她刚煮好早餐,外公就从陈氏祠堂匆匆赶回来,把外婆叫出客厅,两人低声说了一阵话。不久,外婆走进伙房来,焦急地说:“村里来了好多人,你外公说是来抓你们的,你们赶快从后门逃出去,保命要紧……”
母子俩从外婆家出来,慌慌张张地向西边的山岭方向走去。因为害怕陈家村的人追上来,他们一刻也不敢停留,走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傍晚,他们实在饿得受不了了,才走进一个山区的小村庄,向一户人家讨饭吃。没想到,怪才先生刚用手抓着吃了一碗饭,母亲两天没吃东西,张麻子他们就追来了。母子俩又冒雨继续前行,走到这岩洞口时,已经累得再也走不动了。母亲刚走进岩洞就患上了湿热病,整整折腾了一夜,黎明前离开了人世。想到这里,他不禁失声痛哭,大声喊道:“妈妈,你的命好苦啊,我一定要为你报仇!”
也不知在母亲的坟前跪了多久,怪才先生抬头一看,太阳已经落到西边的山顶。他这才缓缓起身,只觉得双腿麻木不堪,还隐隐作痛。在返回茅草屋的路上,他突然发现茅草屋方向火光冲天,熊熊大火映红了半边天。他心急如焚,急忙加快脚步向茅草屋跑去。
一口气跑了十几里地,怪才先生终于来到茅草屋前。此时,火势虽然已经小了很多,但茅屋已经化为灰烬,只剩下支撑茅草屋的条木还在燃烧,不时闪射出点点火星。怪才先生默默地站在那里,默哀了一阵,然后绕着茅草屋缓缓走了一圈。他走到放弓箭、剑和长枪的地方,弯腰捡起一根棍子,在一堆火灰中仔细地划来划去,终于找到了师傅的那把剑。他小心翼翼地拾起来,拿在手中。
他环顾四周,周围一片寂静,没有打斗的声音,但却留下了明显的打斗痕迹。山上到处是残叶断枝,一片狼藉。怪才先生心中充满了疑惑:“我在这里住了六七年,除了师徒两人外,从未见过其他人影。今天我才出去一天,怎么会突然来了这么多人呢?他们是来找师傅寻仇,还是另有目的呢?师傅究竟是个什么人?”
怪才先生低头沉思着,突然一阵山风吹来,让他清醒了许多。他顺着被人踩过的路线,迈着沉稳的步伐向前走去。在月光的照耀下,他走了一夜,却始终没有看到人影。这时,他又累又饿,困意袭来,实在是坚持不住了。他向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走去,背靠大树坐下,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