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在两个文明的交汇点上——丁帆
作者:
爱读网编辑部 更新:2023-12-31 11:08 字数:1448
在我所接触到的百年文学史当中,能够用长篇巨制来描写苏北里下河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者,刘仁前算是第一人。虽然我们可以历数其前辈代表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汪曾祺出神入化的短篇杰作《受戒》《大淖记事》等,胡石言革命浪漫主义的《柳堡的故事》《秋雪湖之恋》毕飞宇飞扬灵动的中长篇《地球上的王家庄》《平原》,都为这个地域的文学增添了光彩。但是,用大规模的篇幅来描摹里下河半个多世纪的人世变迁的作品出现,却标志着这一地域文学发展的一种动向。
《香河三部曲》是刘仁前十年写作的集结,包括《香河》《浮城》《残月》三部长篇小说,描摹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生存在江苏里下河地区柳家四代人的命运变迁。《香河》、《浮城》写出了中国农村、乡镇、小城市的发展简史,时间的跨度是半个世纪,空间的跨度则是从乡村的农耕文明、乡镇的农业文明到现代文明的社会转型、再到县级市的现代文明向商业文明的过渡。第三部《残月》则是以现代商业文明、消费文明渗透侵蚀于一个小城镇为空间转换来凸显农耕文明的溃败,唱出的一曲时代的挽歌,以此来摹写一部中国农村六十年变迁的城乡发展简史。
我一直认为乡土文学在艺术风格上有三个重要的元素,也就是所谓的“三画”:风俗画、风情画、风景画。而《香河三部曲》是具有这样的元素的,尤其是第一部《香河》为最,其中“风景画”描写的力度之甚,是对这三十年来中国乡土小说风景描写消失的一项重大的补救,它的艺术史意义远远大于其小说技巧的营造。
从整个艺术形式上来说《香河》最好,它既有大量的风俗风景的美学描写,又有一种丰满的浪漫主义浸润在静态美的农耕文明氛围中的气象。而《浮城》则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交叉构思和技巧的表现,在插叙和倒叙的现实描写中最终又回到浪漫主义的表达。我一直有个观点,越是落后的文明形态越适合浪漫主义,也越适合作家的文学描写,包括风景画、包括情爱的描写更具有审美的穿透力和冲击力。《浮城》写了乡镇、城市、官场、商场,其中现实主义的描写是在直叙中,而浪漫主义的描写则都是在插叙和回忆之中。《残月》实际上写的是飞速发展的城市的商业化的变迁,其实探讨的是人在社会变迁中的种种心理的变化。就艺术来说,《香河》是标准的乡土文学写法,场面也比较宏阔,描写沁入肌理,开头就是大量风景描写,立马将读者带入了一种传统的美学意境之中,作者并且把丰富的故事情节与散文化的写作方式融入其中,使小说的结构形成了有机的张弛、松紧。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艺术倾向是:迄今为止,在所有反映这一地域的文学作品中,采用苏北方言进行写作的作者,刘仁前是第一个。
这里不能不谈及的是作品中的情色描写。三部曲关于性爱的描写没有流于一般的世俗化,往往是着力于人物两面性,没有将其脸谱化,也就是既写出了人物的动物本能,又写出了人物的社会属性,人性战胜意识形态是其最终指向,其中《香河》中的主人公柳成荫的描写最得力。
从整个三部曲来看,其中不足之处也是明显的,最为凸显的是它犯了一个中国作家在长篇巨制写作中难以摆脱的魔咒:虎头蛇尾表现出的是作家把握大建构的后劲。比如最后一部《残月》在反映新一代人的心理巨大变迁时,如果能够影射出其背后的巨大社会力量,则会给作品预留出更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其艺术性也就更好。另外人物描写应该放在同一逻辑层面上,这就是柳家四代人的情感历史,但是第三部却多有旁枝逸出。再者,就是性爱描写中动态的性心理发掘不足,这一点作者可以参照渡边淳一的作品,那种不仅是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发掘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发表于2015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