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文宅四次唱挽歌(三)
作者︰笨笨的姥爺      更新︰2020-02-23 11:42      字數︰2023
    外公已經習慣老親家如此灑脫的作派,嘻笑怒罵盡在舉手投足之間。果不其然,老親家臉上開始露出了些許得意之色,但他不等別人看到他的笑臉,就立馬轉過身去,兩邊的肩頭已經忍不住地顫悠起來,暴露出他作弄人之後,心理上得到的滿足。爺爺如是反復,樂此不疲。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這一切,仿佛均被建國的爺爺帶走了。等奶奶以及外公外婆都走了以後,正好文革開始。好像他們這些個舊時代的遺老們很識相,約好了,在可能遭遇到沖擊、恥辱、災難、唾棄,甚至再被踏上一只腳之前,先自覺地退出生活的舞台,我們與世無爭了,你們該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吧。

    是的。文建國曾經想到過,如果四位老人還活著,那麼當狂風暴雨式的文革來臨之際,文家大院可能不會安寧,文建國可能也會受到更大的刺激。幸與不幸,文宅大院的歷史也許可能重寫。

    文革開始的時候,無論是爺爺奶奶的房間,還是外公外婆的房間,原來那些明顯的標志性的物件,在建國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統統不知了去向。好像一夜之間的鵝毛大雪伴隨著北風呼嘯,蕩滌和掩蓋了自然界的所有生物,只留下白茫茫一片。

    文建國的母親在文巽善的協助下,悄悄地,親自處理好長輩們留下的物什。該藏的藏,該賣的賣,該撂的撂,該燒的燒。不管是南無阿彌陀佛觀世音和香爐,還是聖母瑪利亞和《聖經》,一概了無蹤跡,空空如也。

    蔣淑嫻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是一種什麼心態,她沒有說過。她只是告訴過建國,我在心里會不停地祈禱菩薩保佑,嘴里默默地念叨“阿彌陀佛”。

    但在張公張婆的房間里,已經增添上了偉大領袖毛主席的畫像,跟客廳一樣,還有听“听毛主席話”“跟共產黨走”的對聯。

    無論是聖母瑪利亞,還是觀世音菩薩,對文建國都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但是,時間一長,可能又產生著另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長大一點以後,他不但經常思考“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而且還想知道上帝究竟是什麼,觀世音何許人也?甚至想到無論是上帝,還是觀世音,他們的“教導”有許多地方與自己接受的學校教育其實是互通的。

    比如說,基督教道德的核心是愛,原則是愛神與愛人的統一。“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這是誡命中第一的,也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比如說,最常見的四大菩薩之一觀世音菩薩,他相貌端莊慈祥,經常手持淨瓶楊柳,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

    而共產主義的理想正是關于全人類解放的學說,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根本利益。這在其內涵上,其實有很多的相通之處。

    後來等文建國的思想復雜一點的時候,又知道了烏托邦,還有民主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等等。這個世界真的太復雜了,特別是在民主氛圍逐步擴大,當毛主義形成的正統信仰、理想,在全社會似乎不那麼神聖的時候,當原來信奉的共產主義也有了多種解釋的時候,當有偉人主張不必考慮姓什麼,是什麼主義的時候,他開始了新一輪的反思。所以文建國一貫不反對別人的宗教信仰,也從不干涉別人的政治信仰,當然關鍵的是,他也沒有資格,沒有水平和能力去反對和干涉什麼。他只是固執地認為,一個共產黨員不信共產主義,信什麼呢?

    文革之初,佣人的去留成為問題。是走,還是留?這是個問題。

    文家不想辭退,張公張婆不願走,用他們樸素的語言來說,好歹讓我們看到文家第四代吧?是的,他們幾乎是含著眼淚說的。雖然他們也想自己的子女,但他們知道回到老家,是給自己的子女增加負擔。在文家,不但自己吃飽穿暖,偶爾還有兩個小錢寄回老家。但文巽善終究拗不過單位造反派的反復催問,以及為日益高漲大勢所趨的革命潮流所挾持,識時務地將張公張婆送回了老家。

    張公張婆的形象長時間地滯留在建國的腦海里,和他接受的無產階級教育長期地糾纏不清,雖然有時也會有相互沖突,但似乎也可自圓其說,建國能夠把它們融會貫通,並運用于自己的實踐。起碼的就是,人是生而平等的,沒有所謂高貴下賤之分,每個人都要忠于職守,每個人都應該尊重他人,並得到他人的尊重。

    建國受父親委托,送張公張婆回老家,也是建國的祖籍老家。老家還有二爺爺三爺爺及諸多叔伯和堂兄弟姐妹。建國18歲了,才是第一次出遠門,蔣淑嫻不放心,對建國是左關照右關照,和張公張婆則是左拜托右拜托,生怕建國在外有所閃失。

    張公張婆臨行前對蔣淑嫻說,“二少爺交給我們請盡管放心。回來的時候,讓我們家老ど送他回來。”他們說的老ど是他們家的老巴子,比建國大12歲,也屬牛,按輩分算,則是建國的叔叔了。蔣淑嫻這才安心,好像她的多次強調,才終于得到了落實。

    建國則像知道即將被主人放飛的小鳥,內心很有些歡呼雀躍的感覺,但他從不放在臉上,更不敢在父母面前放肆。

    張公張婆的老家在河南、安徽、湖北三省交界處的湖北境內,一個叫著文張屯的小山村。

    文張屯原來叫文屯,明末清初的時候,有大批張姓人逃荒涌入文屯,數量上超過了文姓,文姓人就主動提出將“張”字嵌上,于是就有了“文張屯”,從此也就形成了文、張兩大家族系列並存的狀況。張姓人感恩戴德,感謝文姓人的收留,與文姓人主動和睦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