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社交媒体谎言
作者:
齐薇霖 更新:2018-03-31 01:17 字数:1463
我在香港中文大学读书的时候,曾经研究过关于记忆的课题。人类的记忆在一段时间以后便开始变得模糊,这并不是年纪大的缘故,而是因为我们的记忆是有弹性的,有能够被扭曲和加工的特质。
最近我不经意间看到一篇关于社交媒体重写人类记忆的研究。研究者对不同社交媒体的用户进行匿名访问,结果68%的人承认在他们发布帖文的时候夸大事实或者干脆说谎。引人注意的是,在18至24岁年龄段中,有16%的人承认当他们回看自己过去写下的帖子时,记忆会随着当时的记录内容而受到影响和改变。例如,一个人经常在朋友圈发关于自己坚持跑步的帖子,即使没跑,也谎称自己跑过了。在若干个月之后,当他回看这些帖子,记忆会不太能够辨识真伪,而是下意识地认为这些的确是自己的成就。
学者认为人类在经历一种“电子健忘症”,当阅读自己过去的社交媒体贴文时,会相信一切都是照自己当初记录的那样发生了。他们忘记了当初自己掩饰、夸大,甚至是说谎的部分。研究者认为这会对人的精神健康产生影响。因为这些扭曲的记忆会使人对自己的认知发生偏离,到了一定的程度,会使人不再认同自己的经历、记忆,甚至是自己的观点。
这样说来,我们自己创造的虚伪社交媒体记忆,会偷走我们的灵魂。在社交媒体上,我们希望别人认为我们是聪明的、富有的、有趣的。但是当终于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并没有像自己写的那样优秀时,我们开始自卑和对自己不满。或许我们应该更诚恳地使用社交媒体,如果觉得有些内容不方便与人分享,可以将它设置成“仅自己可见”,以保证我们记忆的真实。
除了以上这种出于虚荣的夸张和美化自己的行为,在社交媒体上还有一种非常恶意的建立虚假形象的情况,简称诈骗。网络像一副面具,使这种粉饰和美化变得更加方便易行。在面对面的接触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方的气场和身体语言来建立更完整的印象,但在社交媒体上这种印象的建立需要防备其中很高的欺骗性。
我曾经知道一个人,在网上认识到一名所谓的“有钱人”,他马上欣喜若狂,以为自己很快就可以和富豪联姻,每天沉浸在仿佛中到六合彩的喜悦中。有很多朋友善意地提醒他,此人可能有诈的时候,他竟然将这些朋友都拉黑了。他怀抱这这个美梦,不允许任何人破坏,甚至质疑它。但很快他发现自己被“富豪”骗财骗色,连好朋友也失去了。
那些互联网感情骗子是很难识别的,因为通过长期的虚假形象建设,他们的记忆本身就已经扭曲了,也就是说连自己都骗了,还怕谁来拆穿?骗子的最高境界就是骗了自己。
在任何辨识谎言的过程中,逻辑都是一件利器。尤其是如果你尝试通过网络与陌生人约会,这种鉴别假象的能力变得更为重要。千万不要看到别人晒豪宅、豪车,就马上冲昏头脑选择相信一切。 你可以尝试以下思维模式:
1. 做出一些合理的猜测。基于你看到的信息,同时做出正面和负面的判断。这样可以使自己的认知保持一定的平衡。防止一下子开始相信所有眼见的信息。兼听则明,除了听这个人说的,也要听一听其他人是怎么说他的。
2. 在网络上搜索他们的名字。这听上去好像侦察,却是一个了解对方在不同平台上信息是否一致的好方法。网络发展的年代也已经久远了,我们或多或少会留下很多“历史足迹”,你可以由此观察这个人的信息和性格展现,是否具有一致性。
3. 寻找可以让信息连接起来的证据。回想对方给你的第一印象和已经搜索到的信息,看二者是否吻合。权衡之下,你会更清晰的判断此人的真诚度。
我们应该明确很多网络上的信息具有欺骗性。因此,以更理性和具有逻辑的思考方式应对才是适当的,而不是跟随自己的本能反应。理解记忆可被扭曲的特质和互联网的中介属性,可以使我们更好的在互联网社交中保护自己,也保护自己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