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作者:imyangqi@163.com      更新:2024-12-13 11:57      字数:1409
    我,平凡普通的我,就像路边的那条长椅,每每经过却总被忽略。

    我出生在长江边的一座小城,小时候我常常会独自站在江边堤坝上看夕阳,我总想要努力看清太阳是怎么被长江一点一点吞没的,我特别想把最后的一瞬间延展成一组我可以用肉眼看清的慢镜头,但无论我如何集中全力去盯着,也总是无法捕捉到她最终落入江面的那一个瞬间,太阳留给我的只是一片绯红荡漾在天空和江水之间,伴随着我的遗憾慢慢散去。我悻悻下了堤坝,打开房门,回到家里,在这2分钟里我总不忘给自己打气:“没关系,明天太阳还会出来的。”

    一个自小孤独的人,也许是因为她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了观察,观察这个她所处的世界。从小到大,从校园到社会,从小城到北京,从中国到很多其他的地方。我走了很远,看了很多,但双眼却始终无法看清自己,而在这个世界上我也许最想看清的就是自己的模样,自己的位置。

    直到有了女儿青源,当一个新鲜青葱的生命在我的身边发芽生长,我每日浇灌捉虫培土打理,我以为我是最辛苦的,和普天下的母亲一样,因为我们付出了最多。但其实和孩子的回馈相比,她给我的远远多于我给她的。因为孩子给我的是一份最全心全意没有任何条件的信任与爱,这就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最大的馈赠。

    青源4岁半时,和我一起前往美国,在异国他乡生活了一年后,她用自己创作的诗歌《每个地方都是我家乡》,帮我找到了我前半生汲汲营营想要试图找寻的东西。它让我明白原来找寻本身就是一种徒劳,寻找的终点其实是接纳与认同,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接纳和认同,认同自己,接纳所有,让目之所及即为心之所往。

    生活也好,教育也好。在我兜兜转转了几十年后,我逐渐明白真正能够付之有效的教育始终存在一个内核,这个内核首先就是教育者本身要先学会认同自我。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作为教育者要首先认同自己,无论我们所在的身份地位是高低还是贵贱,无论我们所处的境遇是风顺亦或坎坷。

    只有当我们学会认同后,才能够拥有真正的感召力,这个时候教育就不只是一种单向的输出,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双方影响。当家庭形成了这种平衡的内循环后,才能打造出一个平和却不乏生命力的环境。孩子浸润在这里也才能自由的呼吸和笃定的生长,最终也许她不会成为所有人的榜样,但她一定能够成为她想要的样子,而那一刻不应该就是我们所希望的吗?

    当我们总是为孩子的成长百思不定,为教育的困境百愁莫解时,何不试着先让自己安定下来,想一想自己是不是认同自己现在的工作?是不是安于现在的家庭关系?是不是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如果不是,那么到底什么成为了我们不满意中最大的阻碍?然后区分出来哪些是自己可以改变的?而哪些又是自己无法改变的?当把这一切想通了,坐实了,生活中的遗憾也许就少些了,心自然也就安定了。

    我们不要以为自己就是家庭里的教育者,与其说我们在抚养她们,其实她们也在教我们成长。迷茫的时候,就看看身边的孩子,看看这个酷似自己的生命,他们是如何对待生活,如何适应改变的。 让我们试着向孩子学习, 孩子会用他们的方式告诉我们,成长本来就是一件顺其自然的小事。让我们的教育慢一步,让孩子自己快一步,试着跟着他们的步伐,让孩子带我们看见早已存在的曲径与光明。

    所以我,平凡又普通的我,确实就像路边的那条长椅。我知道我喜欢坐在这里,因为可以安静的看过往的行人车辆,偶尔也能听见突如其来的寒暄之语,这个时候正好面包房里早晨现做的第一盘蛋糕新鲜出炉了。所以平凡普通一如路边长椅的我,就算被忽视又有什么关系,因为总有欢喜在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