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毛遂自荐
作者:
雪原 更新:2023-11-16 15:47 字数:2891
北宋元祐年间,以太皇太后高氏(滔滔)为首的守旧派完全摒弃了改革派的对外强硬政策,向异国、外邦委曲求全,以求一时的苟且偷安。
然,西夏后族梁氏(落瑶)亟需通过对外战争的诸场军事胜利来巩固自己的强权统治,由于辽邦蛮横凶悍,西夏梁氏不敢轻易招惹,于是,便选择了懦弱可欺的北宋朝廷,她压根就没想与宋皇朝达成什么和平协议,一纸战书就出兵入侵。
高氏没让宋王军做任何的抵抗,便命令自己的心腹大臣司马光前往西夏王朝媾和商议。
媾和商议的最终结果出炉:宋朝廷不但要赔付西夏王朝因以往战争中遭受的所有损失,而且还要割让与西夏毗邻的军事要地——横断诸脉。
见是如此这般糟糕的协议结果,高氏虽说难过得愁眉泪眼,但为了丈夫宋英宗留下来的大宋江山和儿子宋神宗赵顼,她也只能嚼穿龈血,把自己对西夏王朝的满腹仇恨埋藏心底。
朝会上,当大臣司马光将与西夏和谈的结果说出来后,不仅让已遭受旧党排挤了的章惇大学士难过的吞声忍泪,还更让熟读兵书且满怀韬略的王厚元帅悲愤至极,而工部尚书陈麟的儿子陈琼(字汉瑢)更是胆大包天,他居然跑到太皇太后高氏寓居的慈宁宫,向高氏索要带兵讨伐西夏番邦的千岁懿旨,以雪大宋皇朝向西夏王国割地赔款的奇耻大辱。
“就凭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毛躁小子,也想领兵征讨西夏番邦?你究竟是谁家的毛孩子?偷偷摸摸地溜进本宫的寝室要干啥?”
见太皇太后高氏气喘吁吁且咳嗽频频,慈宁宫太监邓应保连忙跑到她的面前“噗通”跪地并极力慰语:“还是太皇太后的身子骨更要紧,您就别和这般不懂事理的孩子较真、生气,如此也太不值当了。”邓应保随即面朝陈琼大声呵斥,并且命他赶紧滚蛋。
没成想,听了太监邓应保一番话语后的太皇太后高氏,她立即不喘也不咳,进而还能从藤椅上一骨碌地站立起来,像似一下子年轻了十几岁。
高氏迅而斥责自己的心腹太监邓应保:“你还跪什么跪?那个毛孩子他人呢?要是找不到毛孩子,本宫定然不会饶你。”
陈琼听此,连忙快步流星地走到了太皇太后高氏的面前,他突然跪在地上,大声呼语:“太皇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你躲藏哪里,是不是因为本宫的声音太大,把你这个小毛孩给唬住了?”从太皇太后高氏的这些问语中,可以看出,她还是非常喜欢陈琼这个毛孩子。
“启禀千岁,我陈琼既没躲,也没藏,而是一直都站在太皇太后的房门口,耐心地等待着千岁您的传唤呢。”
高氏听后,极为满意地点了点头,她随即又轻声细语地询问道:“现在可以告诉本宫,你到底是谁家的孩子,年岁几何?找本宫究竟是为了啥事情?”
陈琼不慌不忙地回答着太皇太后高氏提出来的每一个问题。
见只有十岁的陈琼对答如流,高氏愉悦非常,她“呵呵呵”地愉悦笑道:“孩子,快回家吧!你现在的年龄尚小,朝廷的大事还完全不懂。”
陈琼也不再说些什么,而是给太皇太后高氏行了一个极为庄重的大礼后,他才迅速地离开了慈宁宫。
此情此景令慈宁宫总管太监邓应保是一头雾水且摸不着头脑,对此,高氏轻声诘问:“你邓应保可否觉得是本宫太过迁就工部尚书陈麟的儿子陈琼了?”
“应保又哪敢随意猜测?做为奴才,只可闷头办事,不能胡言乱语。”
高氏很不满意地岑怪道:“又来了,现在只有你我二人,你邓应保不必如此小心?凡事无须掖藏,大可直抒胸臆。”
邓应保悄悄地看了一眼太皇太后高氏,而后提了提嗓子,斗胆问询:“他就一个十岁的孩子,又哪来的什么勇气来面见至高无上的太皇太后,莫非是得到其父陈麟的默许,或是受到哪个坏人的蛊惑?否则,没有道理私自闯入您太皇太后的慈宁宫……”
高氏一听,不断摇头,微笑答曰:“工部尚书陈麟的为人和做派,宋朝廷官员谁人不知,哪人不晓?他是最注重君臣来往礼仪的大宋股肱之臣,依本宫看,陈琼这个毛孩子,他压根儿就是自己偷偷地溜出来的,从他的一些言语中,本宫可以大胆预测,陈琼绝不是一般的毛孩子,让他来带兵打战,或许还真能对付西夏的蛮军,可有一点,本宫倒是迷惑不解,他又是怎样钻进来的,这慈宁宫的防守极其严密,莫非他能潜形遁迹?”
邓应保了然太皇太后高氏已十分中意陈麟孩子的一番表现,于是,他见风使舵,急忙附和道:“那太皇太后是决定要满足陈琼的领兵请求,以雪我大宋皇朝多年来向西夏王朝割地赔款的奇耻大辱?”
高氏速即收敛悦容,她一本正经地肃然言语:“现在是不行的,本宫不能太过冒险,万一因战争失去了大宋的江山,本宫百年之后,又有何脸面觐见英宗赵曙?”
邓应保顿时明白了一切,他长长地“哦”了一声后,便随即搀扶着太皇太后高氏,让她又重新安安稳稳地坐到了那把藤椅之上。
其实,儿子陈琼还未回家,父亲就让管家陈家林备好了对他实施陈氏家法的诸多刑具。
对此,管家陈家林极为难过,他心疼道:“老爷,您是真要按照严厉的家法来惩治自己的亲生儿子吗?陈琼可是一个刚满十岁的孩子呀!又哪能承受如此从重惩罚?万一惩治出什么好歹来,老爷那可是后悔都来不及的呀!”
“汉瑢那个难移的禀性我这个做父亲的当然最懂,即使是家法侍候,那也改变不了他的犟扭脾气。”
“老爷这么一说,家林的心里就完全明白了。”
管家到底明白了什么?原来陈家林是从王珪大人向他暗使的眼神中晓然了一切。
王珪大人是在慈宁宫的门口见到陈琼的,他刚要出面拦阻,陈琼就趁着门口侍卫分神的时机,偷偷地溜进了慈宁宫,对此,王珪只好让轿夫将自己抬到了好友陈麟的府里。
王珪和陈麟是忘年之交,陈麟的家人他个个熟悉,所以他能够一眼认出想要偷偷溜进慈宁宫内的陈麟儿子陈琼。
而当陈麟知晓陈琼没有得到太皇太后高氏的传召就悄悄地进入慈宁宫内的不好消息时,便明了儿子已经惹下了天大的祸事。他骤想:那个高高在上的太皇太后高氏虽然不是大宋皇朝当今的皇帝,但是她的权力要远比她那个当皇帝的孙子赵煦的权力还要更大,万一汉瑢的话语不知轻重地激怒了太皇太后她老人家,那招致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兄弟发什么愣?可否担心是我侄儿陈琼冲撞了太皇太后?”
陈麟感到自己失态,便连忙抱拳,道歉赔礼,并让管家陈家林备足茶水,他亟需和王珪大人相谈要事。
“你给我王珪道什么歉、赔什么礼?今天是没空喝茶了,太皇太后那边还急着等我王珪去觐见她呢,再言,兄弟还能静下心来喝茶吗?你那心里面想的可全都是自己儿子的生死安危。”
王珪也不等陈麟的回应,便迅即返回慈宁宫,他要忙着觐见太皇太后。
王珪秉性宽厚沉稳,谦和礼让,出口成章。他身为宰相,担负着管理国家的重大责任,但从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唯皇帝旨意是从。
王珪乃三朝元老,他上殿奏事,没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只是说去“取圣旨”,等皇帝表态之后,他也不管正确与否,只是恭恭敬敬回答说:“领圣旨”,退朝之后,见到部下,便说“得圣旨”。“取圣旨”、“领圣旨”、“得圣旨”几乎成了王珪办事的固定程序。时间久了,人们便给他起了一个“三旨宰相”的绰号。赵煦刚当皇帝时,王珪更是被太皇太后高氏封为宋朝廷的一品太师,她还常常对大臣们说:“王珪是大宋皇朝的最大忠臣。”
王珪的年龄与陈麟父亲陈龙的年龄相差不了几岁,可他为人谦逊,执意要让陈麟跟他兄弟相称,他无比尊崇太皇太后高氏,而太皇太后高氏也非常信任王珪大人,凡事都要和他沟通、商榷。
王珪跟陈麟能够如此意笃情深,这皆是因为陈麟是个正直官员,他不图名,不为利,一心想的是我大宋国的朝廷和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