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肉
作者:
大爷姓杨 更新:2020-02-22 17:34 字数:1656
《记忆厨房》系列
记忆中的柴米油盐,炊烟里的农家往事,风雨中的生活感悟,餐桌上的百姓人生。——题记
虎皮肉
18岁那年的一个星期天,我跟弟弟从学校回家,父亲照例准备了几个好菜给我们补充营养。
那时候学校里的饭菜比农村人喂猪的好不了多少:素菜为主,一律2毛钱一份,一律缺盐少油。菜式也很少,无非就是烧豆腐、炒韭菜、烧大白菜、韭菜炒豆芽、芹菜炒百叶,偶尔会炒个肉丝。
青菜汤干脆就是青菜清水烧开,盛入桶里以后滴几滴油。
豆腐干揣肉就是不错的荤菜了,卖6毛钱一份。
烧肉是很难见一次的,不是跟萝卜烧,就是跟茨菰烧,打到我们碗里几乎都是萝卜或者茨菰。
每逢星期六的晚上会有大白菜烧肉,6毛钱一份,对我们来说就是打牙祭了,那叫一个香。不过长大后回想,当时跟大白菜烧的肉很有可能是猪的淋巴——真是不想则已,一想就“吓死宝宝”了,嘿嘿!
好在那时的我们都只有十七八岁的年纪,正是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只要吃饱就能可劲长,就如父亲说的“比小猪好养!”
不过每到大礼拜(大礼拜就是周六晚上不上晚自习,想回家的可以在周六下午两节课结束后走,但是必须班主任同意。小礼拜就是周六全天上课,晚上有晚自习,老师会跟班值班,周日还必须到教室自习。)回了家,家长都会给孩子做可口的饭菜。
父亲也不例外。
比如这天,父亲不但买了鱼,还买了肉,鱼头烧汤,鱼肉红烧,还有红烧肉,加上几个家里种的蔬菜,午饭丰盛而美味。
父亲先做好红烧块鱼,然后做红烧肉。俗话说,鱼烧千滚,吃下去安稳,所以烧鱼必须是大火烧,让其不断沸腾至收汁。烧肉则需要小火慢炖,尤其是红烧肉,大火烧开后改文火慢炖一小时,再大火收汁,这样烧出来的红烧肉用扬州话来说就是“打个嘴巴子都舍不得丢”。
小火慢炖的空档,父亲收拾了蔬菜,就给我和弟弟讲故事,故事的内容现在是一点也记不起来了,不过很引人入胜,因为我跟弟弟意犹未尽,催着父亲一段一段讲下去。正讲地起劲,突然我嗅到了糊味,还没来得及汇报,父亲也嗅到了,赶紧奔向厨房,揭开锅盖,发现红烧肉糊底了。
父亲赶紧将肉盛出来,剔除糊掉的部分,让我舀点干面,兑水搅匀,然后将没有糊掉的肉裹上面糊,放在油里煎炸。炸好的肉金黄油亮,我和弟弟一人先尝了一块,外面金黄香脆,里面咸甜可口,肥肉不腻反糯,瘦肉酥酥软软,我和弟弟赞不绝口。
父亲说,待会母亲回来就告诉她,这是新创的菜,叫“虎皮肉”。
母亲唠叨,若知道父亲将红烧肉烧糊了,肯定要说上几天,我们都会不堪其扰。所以我叮嘱弟弟,一定守口如瓶。
中午,母亲回来吃饭,看见“虎皮肉”,问是什么,我和弟弟忍住笑,让母亲尝尝,母亲吃了一块说:“真好吃,好像是肉啊?”我说:“这是爸爸发明的新菜,叫虎皮肉。”
母亲又夹了一块,慢慢品味,说:“真好吃,连肥肉都一点不腻,你爸爸真能呢!”父亲咪着酒,不看母亲,一脸忍俊不住的表情。
“虎皮肉”真的太好吃了,此后弟弟一直琢磨着,哪天让父亲再做一次。
父亲说有机会再做,这一耽搁就是二十多年。未及我年满不惑,父亲就走了,“虎皮肉”成了我们对父亲所有记忆中的一个片段!
父亲走后,每逢过节,女儿和小侄会经常在一起讨论他们的外公(爷爷)给他们做过的菜肴,两个小人甚是想念。我给他们讲了虎皮肉的故事,女儿问是不是跟虎皮青椒差不多,我将自己小时候吃过的“虎皮肉”结合自己的厨房经验给了他们一个做法:“虎皮肉就是将五花肉切成薄片,用葱姜煸炒至发黄,放入料酒、生抽、适量水大火烧开,再小火炖十分钟后收汁,晾凉备用;将小麦粉用水调成稀糊状,将晾凉的肉片裹一层面糊,放入油锅炸至外表金黄酥脆,装盘即可食用。”
听我这么一说,女儿瞪着她的招牌大眼睛,小侄瞪着他的招牌小眼睛,微张着嘴,一副要流哈喇子的样子。他们不知道,我说的其实未必就是饭店里“虎皮肉”的做法,但是肯定最接近父亲做的“虎皮肉”的味道!
如今,父亲走了7年零3个月又7天了,有时候想起来,眼里是泪,鼻子似乎还能嗅到“虎皮肉”的香气,脑海里会再现当天的情景,“虎皮肉”外面焦黄脆香,里面咸甜可口,肥肉不腻反糯,瘦肉酥酥软软,我和弟弟直咽口水!
杨甦于扬州
2015.6.18初稿,2018年12月9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