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游龙戏凤  古城风雨
作者:纷雨潇潇      更新:2019-11-22 17:05      字数:3550
    次日清晨,于谦、郭登、张巡、于康等人用过早餐,辞别得胜堡的众将士,跨上马返回大同城。

    吴浩望着远去的众人,惜别之情,溢于言表。

    回到大同城内已是午时,大同城内的繁华地带已然是车水马龙、人头攒动。主要街道上的积雪大多都已经被清理干净,也有人正在房顶上清理房屋上的积雪。虽然还在正月里,却也是正月十七了,各商贾们已经开门营业,街道两边的铺面里大多也都有人在招揽生意了。

    大同城乃历代名镇,盛唐时期,曾为从长安通往北部外族的必经之路。到了大明朝,已然成为西北防御的重镇。久经历代修葺,大同府墙高河深,坚如铁壁,虽多年来外敌侵扰不断,城内依然是非常繁富。

    大同城内的东、西、南、北街名拟分别为和阳街、清远街、永泰街和武定街。

    于谦等人现在正好由北向南,来到了这四条街所在的十字路口。这条南北走向的街道也正好位于大同城的轴心位置,那远近文明的“聚香阁”,便在这南街的永泰街上。

    顺着十字路口向西,不知不觉间,他们来到了鼓楼东西街轴的西端,赫然出现在他们眼前的便是有名的“凤临阁”酒楼。凤临阁酒楼坐落于千年古刹华严寺东侧,雄立于大同府历史文脉的主楼,占地约有十亩地左右。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内部曲栏回廊、移步异景,汇聚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诸多样式和风格,同时精选了大同府历史名胜景点和故事传说。

    “凤临阁”中,精美绝伦的雕刻和雕塑在整个酒楼内随处可见,生动地体现了民间的民俗风情,与气韵典雅的大同城古城风貌交映生辉。而“凤临阁”酒楼也成了大同城内名人雅士云集、邀朋会友乐聚之必选所在。

    “于大人,我们在此用过午餐再各自回府可好?这‘凤临阁’可是美名在外,有不少名人雅士都是远道慕名而来的。”郭登再“凤临阁”门前站住脚,向于谦询问道。虽说这“凤临阁”美名早已闻名于世,实际上,郭登却很少来此用餐。就凭郭登的俸禄也不是来“凤临阁”吃不起,主要是公务繁忙,再加上身为武将的他并不贪图这些享乐,所以他来此用餐也是有限的几次。

    “好吧!我也从来没有来过这‘凤临阁’,今天就与郭大人和张大人一同奢侈一回,也算是在大同小住过。”于谦笑着说道。

    这时,有店内小儿上前来迎宾,把他们请进二楼的雅间落座。郭大人让店小二随意安排几个特色菜品,店小二口中称是,然后又奉上茶水便转身下去了。

    “自从于大人来到大同,卑职一不曾为于大人‘接风洗尘’,二不曾尽过地主之谊,今天也算是我来一并补过,为于大人洗去旅途的辛苦劳顿。”郭登落座以后对于谦道。

    “哎!郭大人客气了,卑职奉朝廷意旨,‘巡行天下,抚军按民。’本就是卑职的分内之事,何谈辛苦劳顿。倒是郭大人常年驻守边关,辛苦自不必说,有关戍边军务之事,还请郭大人不吝赐教。”于谦道。

    “哪里,于大人过谦了。我们同为朝廷效力,如于大人有何疑难之事,我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郭登本就是武将,性格更是爽快,他看于谦虽为文官,却也是磊落轶荡、刚直不阿,心中甚是高兴。

    说话间,饭菜就已经上齐,全都是“凤临阁”的特色菜。有过油肉、糖醋丸子、羊杂碎、猪头肉和大同凉粉儿以及特色烧卖。所有菜品,虽说都不是什么新奇之物,但却都是十分美味。

    “这‘凤临阁’是因何而来?有什么讲究马?”于谦将目光望向郭登和张巡并问道。

    “当然,不仅是有讲究,还是大有来历呢!这样吧,咱们把店小二儿叫来,让他给你讲讲。”郭登笑着说道。然后他又吩咐随身的侍从去叫店小二儿。

    须臾,店小二来到了雅间内看着郭登问道:“客官有什么吩咐?是不是叫个唱曲儿的来伺候各位客官?”

    “噢,不要唱曲儿的,麻烦你把‘凤临阁’的来历给我们说说就行。不让你白说,一会儿有赏。”张巡道。

    “哎呦,那就先谢各位客官了。说起我们‘凤临阁’那可是大有来历的。话说在早年间,大同南郊的煤龙镇李家,父母过世,只留下兄妹二人,哥哥叫李龙,妹妹叫凤姐,兄妹二人变卖家产,在城内九楼巷内开了一家酒楼,取名“久盛楼“,兄妹勤于经营,生意越做越兴隆。曾经,有一位皇帝微服私访,曾两次来到大同。当他慕名来到“久盛楼”吃酒,看到凤姐花容月貌,楚楚动人,招待热情,便惹得这位皇帝爷神不守舍,便以言语相戏。这凤姐也不知眼前的这位客观是皇帝呀,便正色以拒,还怒斥这位客官举止无礼。皇帝无奈,只好露出便服内的赤金蟒服和佩玉,道出自己的身份。在皇权的威力下,凤姐也只得委身相许。凤姐答应与随那位皇帝起驾回京的途中,因沿途跋涉劳累,身染重病,于京郊的居庸关下离世,临终还声泪俱下地规劝这位皇帝以朝政为重,从速返京。那位皇帝厚葬凤姐与居庸关西,因坟丘上白沙白草,故起名 “白凤冢”。从此后,“久盛楼”亦改名为“凤临阁”。几位客官如果有兴致,用罢饭可去看看我们的壁画,壁画上便是凤姐与皇帝“游龙戏凤”的故事。”

    店小二说完,满脸自豪的看着在座的人,而其他人也是听得意犹未尽。

    “好,再上些热茶来,我们有事再叫你。”张巡说着,站起身来将茶壶递给小儿,也顺手将手中的一块碎银打赏给了店小儿。

    店小儿拿着赏钱高高兴兴地走了。须臾,他又返回到亚间,放下一壶热茶后,再一次走出了亚间。

    张巡为于谦和郭登斟上茶,刚想说些什么,就听到有人走进了隔壁的雅间。而隔壁亚间内无意间说出的话语,让于谦和郭登等人不由得屏气凝神,专心地听着。

    于谦怕有人不小心会能出声响,还向众人做了一个噤声的示意。

    他们只听隔壁雅间中的一个人讲:“哥,你这两天还是躲着点王大人吧,昨天你去追那批货没有追回来,那王大人肯定还怒气未消呢,你们这些人也不长点心,大白天还睡觉,能不惹他生气吗?老人言‘不打勤的,不打懒的,专打不长眼的。’你们挨两句骂就挨两句骂吧,忍着点,等他消气了就没事了。”

    另一个人说:“丢那批货能赖我们吗?我带着兄弟们压着那批货一路从江南到京城,又从京城到这大同府,人都累瘦几圈了。一点奖赏没有不说,还挨了一顿臭骂,凭什么呀?前天又正好是上元佳节,兄弟们就到‘百花楼’喝几杯花酒不过分吧?谁知道那么会儿功夫货就被抢了,怎么能赖我们呢?他自己和那‘没根的货’,还不是去‘聚香阁’风流去了,怎么我们就不行。典型的‘只许周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再说,我们又骑马出城,追那群盗贼追了一夜,马都快散架了,这两天补补觉怎么就不行。他这会儿还不是又睡去了,就知道骂我们。”

    “是不赖你们,只是这批货刚到大同,还没打包就被抢了,你和兄弟们当时又都不在府内,能不让王大人生气吗?昨天要不是我打圆场,就你们这帮人,别说挨打,就是王大人盛怒之下把你们杀了,你们都没地方叫屈去。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有掌印太监王振这个叔叔撑腰,满朝的文武大臣都不敢惹王林王山这兄弟俩,咱们也只能忍气吞声了。再说,这么大一批货,又是王大人费劲采办来的,就这样凭白丢了,放在谁身上谁能不生气呢?那可是一大笔银子啊,搁咱们身上够一辈子吃喝不愁了,丢了也实在可惜。”那人道。

    “虽说可惜,可我们听到有人来报信,马上就回府骑马追出去了,结果那帮人还有接应的人,我们实在是寡不敌众。况且我们这帮兄弟又远道而来、甚是疲乏,总不能瞪着眼睛送死吧?”另一个人说道。

    “是,你们没错,不管到什么时候,都是先保住自己吃饭的家伙要紧。我就不信王林他遇上那群贼人,敢上前去跟他们打上几个回合。但这话咱们也只能私下说,咱们这样的人还是见机行事的好。”那人道。

    “那天朝廷的追兵比我们出兵还晚,王大人怎么不敢跟朝廷理论去,就只敢欺负咱们兄弟。”另一人说道。

    “他是没和朝廷理论,可它让那个郭靖写了份折子,把郭登和于谦他们都参了一本。他自己还写了一封信给王振,把所有事情都推脱了一个干净。你以为出了这种事他不怕吗?他也怕死了。平日里耀武扬威,其实他不过是他叔叔的一条狗。就因为官府的出兵比你们还晚,正好让他有机会他把责任推卸掉。不然,王振能轻饶了他?”那人道。

    “啊!是吗?他让郭靖把于谦和郭登都参了一本,这下有好戏看了,这也算是变相把咱们兄弟的罪责给洗脱了吧?”另一个人说道。

    “洗没洗脱罪责那还不是看王林的心情了,不过,你们最近还是都小心点吧,各个店铺里的生意货物,别再有什么差池才是。不然,咱们都‘吃不了兜着走’。咱们还是快点吃饭吧,吃完饭我去把王林的信函交给驿使,你赶快回去待着,千万别再惹他了。”那人道。

    “小二儿,上菜!”隔壁的两个人喊道。

    “你说那王大人也算是无法无天了吧?那批货里的丝绸、布帛也就算了,还有铁锅、私盐,这可是明令禁止私人买卖的。他王大人就这样大摇大摆的运来了,这一路上也没人敢查他,这大明王朝就跟他家开的一般。”另一个人道。

    “有掌印太监王振这个靠山,谁敢查他。咱们呀,当好自己的差事,保住自己的命就行了,别管那么多。快吃点东西,我去找驿使,你赶紧回去,一会儿等王林睡醒了见不到你,他又该急了。”那人道。

    顷刻间,一阵碗筷与杯盘的轻触和咀嚼的声音从隔壁传了过来。少时,又听得椅子与地面发出的摩擦声,紧接着是那两个人走出隔壁房间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