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阊门楼
作者:吴长青      更新:2016-12-13 17:04      字数:2067
    蔡东藩云:“士诚起兵,在元至正十三年,至二十四年,自称吴王,二十七年,缢死金陵,由吴王元璋,给棺殓葬。降将多赦罪不问,惟叛将熊天瑞被执,枭首示众。吴会皆平,改平江为苏州府。”我们的故事也就从这里说起。

    阊门在苏州府的西侧,前506年,这里曾是孙武、伍子胥等率吴军伐楚的出发地和凯旋地。大明上下朝臣对阊门的历史还是了解的,可别小看了这个阊门,那可是水陆城门,京杭大运河河道缓缓流经这里。城外的上塘街和三塘街虽然受到多年战争的浩劫,可眼下毕竟是江南地,人们对战争的修复功能的力量还是非常巨大的。战争平息后,鱼米之乡的繁盛即刻显露出来,借助运河的便捷,商贾南来北往,丝绸、牲畜贸易频繁。明人唐寅诗作《阊门即事》写道:“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始皇帝元璋知道平江地区老百姓对张士诚怀有情感,常遇春和徐达攻城十月之久才打下平江城,没有百姓的支持是不可能的。心有嫉恨的始皇帝总觉得这是个隐患。

    于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武装迁徙人口的行动开始了。

    全城青壮劳力居家都被赶到阊门,运河里云帆重叠,辚辚车马,妇孺的哭喊,响彻全城。不从者就地正法,阊门的吊桥始终配合着这场运动,出去的别想回来,想回来的无疑是个体攻城。秘密的清城行动就这样在新朝建立的时候同步开始了。官兵的樯橹仿佛也使着性子,变了节奏,这些张士诚的旧部自从归降吴王之后,平日里,他们跟随张士诚懒散惯了,一下子操起多日不用的樯橹,似乎也不怎么习惯了,很多人摇起橹来,犹如斗酒之后打起的踉跄。不过,他们高兴啊,因为可以借助这样的行动可以再回起兵的北岸去了。

    俗语说,兔子逼急了还咬人,狗急了跳墙。再顺的民众逢上这样的遭遇,他们也是当仁不让。可是他们没有武器,也没有头领,所以,束手就擒之下的选择就是保全性命,性子急躁的,或是看不开的,跳下护城河淹死的也不在少数。背井离乡的尊严荡然无存,他们宁愿选择了一种了断的方式。

    一个士兵,一个自认为命大的士兵突然大喊,城门失火啦!果不其然,突然城门上轰的一声响,震耳欲聋的一声响,让本该混乱的场面更加混乱了。城门浓烟滚滚,人们哭喊着,忙着驱赶和羁押居民的官兵们把视线瞬间转向了城门。

    起锚,起锚,一艘艘载着男女老少的帆船在运河里向北,一路向北。

    那个士兵带着一个人返身钻进了人群,消失在阊门的烟火里。

    阊门城楼的爆炸引发了朝野上下的震动,调查结果显然也是差强人意,不过,革职从军、问斩的似乎掩盖不掉对这次行动的野蛮和粗暴的谴责。因为这是皇帝的个人行为,所以,历史自然对此销声匿迹,民间再多的议论似乎只可当着流言蜚语待之。

    我要赘述的就是那个士兵和那场烟火。要在今天,一定似要重启调查的。至少,那个士兵的喊叫与事件的发生惊人的一致,这里面一定有着因果的逻辑关系,至少说明了,这个士兵是个大大的疑犯,或者是与疑犯是同伙。没错,我为此展开了调查。

    鉴于,年代久远,特别是历史上也没有什么史料,这给我的调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我无法穿越,更无法与死去的那些士兵对话,所以,历史的还原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只能在他对历史的陈述中寻找蛛丝马迹。

    我是相信这个士兵命大的,他八岁随张士诚兄弟贩卖私盐,每次都是他通风报信,要说真死还不知道要死多少回。可每次他不但没有死,还能从盐官那里搞来一些小玩意,那些小玩意无非是贩子们贿赂盐官的器物啥的,严官们大概也是思乡心切,看到一个孩子也就有了眷人之心。

    后来,张士诚兄弟等十八人起兵,他也有幸被张士诚带在身边。话说战争之下,生灵涂炭,人的命数更是风吹雨打萍的不可捉摸。因为,他是张士诚的人,自然他有机会见识不少张士诚的幕僚。因此,大字不识的他,居然有机会看到了绘本绣像的他老乡施先生写的《水浒传》。这也算是奇观了,放在别处,也许诸位还觉得我在胡言乱语,因为富庶的江南,早在宋代就有了丝质品,绣像绘本在大户人家,或是家学甚好的太湖流域已经悄悄流传。这个幻想少年看到眼前的场景,居然想起了《水浒传》里的画面。不能不说,这是个天才少年,不,是一个天才青年。哎呀!那场火呢,怎么早不来迟不来,却在他在幻想的时刻轰然而起呢?

    我曾经在我的小说里写过一场爆炸案,我奇思怪想要为我的爆炸案想一个合理的逻辑。那是一个浴城的爆炸,浴城老板被人报复,爆炸物竟然是鞭炮里的火药,你想想得要多少鞭炮啊才能攒得起可供爆炸的当量。再说了鞭炮也不限购,所以,这样的合理性也是成立的。但是阊门城的爆炸就比这个复杂多了。那可是1300年的苏州阊门城啊。但不能排除火药。

    《永乐大典》所引的《行军须知》一书中提到,在宋代守城时曾用过火筒,用以杀伤登上城头的敌人。到了元明之际,这种用竹筒制造的原始管状火器改用铜或铁,铸成大炮,称为“火铳”。没错哦,就是因为士兵使用火铳不慎,炮口没有对准人,也没有对准自己。结果,火铳炸掉了城墙的一个角,点燃了木楼亭阁。要不是这场事故,我们的主人公还在羁押着城里的人向他的家乡赶散。

    要是他不跑,更没有我们今天这个故事。一个关于跑的故事,一个闯荡江湖的故事就这样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