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岸边放蜂人
作者:
柴大官人 更新:2015-12-09 16:53 字数:1109
早上在沙河北岸河堤散步,两侧野草竞生,可谓赏心悦目。堤下平整之处,被附近勤劳的居民种上了油菜等作物,前些时日还是满地黄花,仅一周不见,却已是一片碧绿,丰收在望。
有大船逆流而行,碧波荡漾。微风中有淡淡的甜香,又有三五蜜蜂嗡嗡飞过。走过界临郸公路大桥,远远便望见那一长溜泛黄的蜂箱,还有那驳色帆布搭成的简易小屋。小屋很简陋,里面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具,便是一张床,一张桌,一台小电视机。
放蜂人姓李,名磊,安徽省界首市王集镇人,今年46岁,养蜂生涯已历二十余载。我走近他的小屋时,他正左手拿着王台板(那是粘有蜂王巢础的板条),右手拿着刮刀将蜂巢刮下,露出白色整齐的王台基。他的动作很利索,将刮下的蜂巢放在身边的蜂箱上,再走进小屋,将王台版递给屋里正在刮取蜂王浆的妻子。这时来了一位五、六十岁的老人买蜂蜜,于是李磊停下手中的工作,邀老人走进简易小屋。房门内有一个不锈钢桶,李磊左手拿着预备好的空瓶,右手拿起舀子,从桶内直接挖起又粘又稠的蜂蜜,很快将空瓶灌满。随着他的动作,空气中顿时飘逸着微微的甜香,真是新鲜的好蜜。
老人付款走后,李磊坐在妻子的对面,一边熟练地用镊子刮取台基内的蜂王浆,一边与我攀谈。这是个相当开朗的汉子,只是历年来走南闯北养蜂放蜂,使得他的面容要比同龄人略显老相。谈到养蜂,老李立时来了精神。
对老李来说,养蜂有三好。一是生活基本能保障。挣大钱说不上,但是能供应孩子上学,养家糊口。现在两个孩子大的在外打工,小的正在上学,鉴于工作性质,一家人虽是聚少离多,却也其乐融融。二是符合了他的性子。老李是个好动的人,喜欢钓鱼、斗地主、喝酒、打球。养蜂这行当随季节走,近的在本省,远的到湖北,有花的地方,就是他工作的平台,蜜源枯竭了,他便将所有的家当用大车一股脑拉走,家就随身带着了。三是喜欢,自小跟蜜蜂打交道,他喜欢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对他来说蜜蜂就是他生活的伙伴。
只是对于今后的生活,李磊仍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养蜂生意是看天吃饭的,并不容易。在家乡界首,现在农村传统的桐树、槐树种植渐渐少了,急功近利的人们大片种植杨树,物种的单一对生态的平衡是有损害的。养蜂收益不高,糖价又上涨,冬天喂养蜜蜂的糖买少了,饿死了不少蜜蜂,使得蜜蜂的数量从九十多箱减到现在的六十多箱。听说外县市养蜂有补助,一箱蜂一年补助一百元,界首这一块他也去畜牧局问了,可是没有结果。
相对于老李的侃侃而谈,他的妻子只是微微笑着,全神贯注地做着手中的活计。老李说孩子大了,看不上这传统的行当,自然也不愿意接他的班,反倒多次劝他去大城市生活。
“我去那里做什么?”老李笑着说,“这个年龄了,新手艺学不得,要是帮人家看大门,那还不把我闷死?我还是做我的老行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