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劉以鬯微型小說與電腦書寫
作者:秀实      更新:2016-04-24 22:20      字数:2257
    劉以鬯以長篇意識流小說《酒徒》飲譽文壇,有關《酒徒》的評論文字也極多,並結為專集《酒徒評論專集》(1),其研究的深與廣,為當代作品所罕見,而為華文小說輝煌的一章。

    因為《酒徒》的獨佔光芒,談論劉以鬯微型小說的文字便相對地少。不過,微型小說在劉以鬯的小說創作中,所佔的比重同樣最少。據《劉以鬯著作系年》(2)分析,劉以鬯創作以中短篇為主,其短篇及中短篇小說集有:

    天堂與地獄(短篇小說集) 一九五一年

    寺內(中短篇小說集) 一九七七年

    天堂與地獄(中短篇小說集) 一九八一年

    一九九七(中短篇小說集) 一九八四年

    春雨(中短篇小說集) 一九八五年

    但在這些短篇小說中,有多少是屬於微型小說的呢?「短篇」和「微型」之間複疊的範疇十分廣闊,要為兩者下「定義」殊為困難。文體的屬性區分容易可見,但尋求其內在本質的共識,則相對地困難了。

    《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名家名作叢編‧台港澳地區卷》(3)中,收錄了劉以鬯五個微型小說,依次是:《追魚》(九二年)、《打錯了》(八三年)、《天堂與地獄》(五零年)、《副刊編輯的白日夢》(八八年)和《蜘蛛精》(七八年)。均在二千五百字以內。微型小說又叫「極短篇」。這個名稱應該有如下含意:極短篇是較短篇更短的小說。短篇因為字數的減少,在極短篇中有時會引起「質變」,當不引起「質變」時,兩者的體裁界限便難以劃分清楚。其情況如下:

    ┌→ →  引起質變 → → 極短篇 : 兩者界限易於劃分

    短篇 →┤    (字 數 逐 漸 減 少)

    └→ → 不引起質變 → → 極短篇 : 兩者界限難以劃分

    其情形猶如 STORY 和 NOVELLA 的關係。據《外國文學簡明辭典》闡義:「源於意大利語詞:新聞。是一種篇幅不大的敘事文學體裁,與中篇或短篇小說相近。在諾維拉中最常見的是描述一個人或幾個人生活中的一兩件事。這種作品通常情節都比較尖銳、緊張。」(4)「諾維拉」其實就是「微型小說」,祇不過是意大利語的音譯。

    劉以鬯的創作特色是,取材現實,技法創新。關於後一點,他曾經說過:「單是描寫事象的表面並不是真正的寫實」(5)。《打錯了》構思很不尋常,前後兩部份的情節完全相同,但結局卻不一樣,以凸顯一通平凡普通的「打錯了」的電話對生命的重大影響。小說以「對比」方式營造藝術的衝突。前部份的八成篇幅(約三百五十字)可以通過電腦「複製」 COPY 到後部份裏去,然後各自續寫上不同的結局。

    《追魚》有同樣的情況,但所表達的藝術效果卻不同。「第一日」和「第二日」的文字絕大部份相同,「第四日」和「第五日」的文字完全一樣,都可以分別利用電腦「複製」功能來進行寫作。這是一種「重複」,寓意生命裏固定的追尋,以表達一個意外結局。

    《追魚》是一篇心理小說,主角因觀魚而看到自己和美人,全因心魔作祟。因外物而反照出自己的影子,是一種心理學上的「幻覺」。

    《副刊編輯的白日夢》的起結很具特色。這是通過字型的顛倒去昭示世間實相。開首「西半球的人這樣站」和結尾「西半球的人看到太陽」兩句,可以通過電腦軟件「文字藝術師」 WORDART 來達成:

    步驟一:在「文字藝術師」對話窗上選取左上角藝術字型。

    步驟二:打上「站樣這人的球半西」或「陽太到看人的球半西」。

    步驟三:選擇適合的字型及大小。

    步驟四:在「格式」欄按「文字藝術師」按「大小」按「旋輚」。

    步驟五:在「旋轉」欄打上「180」度。

    這是個意識流的作品,作者抒寫在現實夾縫裏一個副刊編輯的白日夢。但這兩種現實的對比,同樣見於文學作品所賴以寄存的「文字」上,一種是現實的文字,甚至於以編排的倒置來模效真實的世界,另一種卻是潛意識的文字,其特徵是流動的、多變的,不規則的,而又有現實的折射。

    《蜘蛛精》沒有分段,一氣呵成,但以兩種不同的字型發表:細明體和中黑體。前者是電腦中文版視窗 MICROSOFT WORD 的「設定字型」,代表「常態」。後者則是「新增字型」,代表「非常態」。暗寓世間的誘惑為常態,拒抗誘惑則是違反常態。這種字型的任意轉換,可以通過電腦來進行,先在需轉換字型的文字上「反白」 HI-LIGHT,然後打開「字型」,選取「中黑體」則完成。小說這樣處理,至少給讀者提供了以下三種閱讀的方式:

    方式一:先讀細明體,後讀中黑體。

    方式二:先讀中黑體,後讀細明體。

    方式三:不分字型,順序閱讀。

    有趣的是,三種不同的閱讀方式,得來的閱讀效果並不一樣。先有誘惑後拒抗誘惑,先拒抗誘惑後出現誘惑,誘惑與拒抗誘惑交纏不清,三者的不同,是存在的。這個小說,有限地打破了讀者慣常的「線性閱讀模式」。

    二十一世紀即將來臨,電腦書寫必取代筆紙,成為作家主要的書寫工具。我們面對的,將不是桌面上一個個方格的原稿紙,而是一塊豎立著的十五吋熒光屏。電腦書寫對作家最大的影響,主要不是帶來書寫的便捷,而是打破創作時思維的方式。作品在媒體上發表,也將改變了我們固有的「線性閱讀模式」(6)。劉以鬯這幾個微型小說都是早年的作品,以舊有的紙筆書寫而成,但作家的思想卻是前進的,走在時代的前面。在蓬勃發達的媒體資訊時代下閱讀劉以鬯這些作品,使人感到特別的喜悅!

    【註釋】

    (1)《酒徒評論專集》,九六年五月香港獲益出版社。

    (2)《劉以鬯著作系年》,刊《劉以鬯研究專集》頁359-372,八七年九月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3)《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名家名作叢編‧台港澳地區卷》,隱地、劉以鬯主編,九六年十月上海文藝出版社。

    (4)《外國文學簡明辭典》,九三年十二月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頁107。

    (5)《小說會不會死亡》,刊《天堂與地獄》附錄,八一年八月廣州花城出版社。

    (6)有關這一部份的解說,可參看《多向文本》,鄭明莉著,九七年六月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