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寬帶高頻──微型小說新思維
作者:秀实      更新:2016-04-24 22:18      字数:1710
    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在《小說的藝術》裏說:

    小說家並不侈談他的思想‧小說家是一位發現者。他一邊探尋,一邊努

    力揭開存在的不為人知的一面。他並不為自己的聲音所迷惑,而是為自

    己追逐的形式迷惑。只有符合他的夢幻要求的形式才屬於他的作品。

    就藝術的表達技巧而言,小說創作總是求新求變的。這種形式上的追逐,成就了不同小說家的獨特風格。所謂小說的形式,當然包含「語言」於其中。成功的作品,其語言是奇妙新穎的,超越了一切歸納而來的正規與常態,而令評論家費煞週章的註釋。作品的語言又是一種「說話的方式」,而說話的方式在文學創作中是不容重複,其成就的個性足令聰明的讀者一看而知。在篇幅冗長的作品裏,作者可以慢慢地「烘焙」他的說話方式,但在字數不多的微型小說裏,要顯露其獨特的方式,卻不是一件易事。只要比較村上春樹《旋轉木馬鏖戰記》和《再襲面包店》兩部著作,便會知道所謂「說話的方式」的不同。前者村上認為僅是「隨筆」的說話方式,後者才算得上是「小說」的說話方式。就此,村上作出了這樣的解說:

    我寫小說時是依據自己的筆調和小說情節的推進來選取不知不覺之間

    成為素材的斷片的。但由於自己的小說同自己的現實生活並不徹頭徹

    尾地正相吻合,所以無論如何都有小說用不完的類似沉渣的東西在我

    體內剩留下來。我用來寫隨筆的,便是這種類似沉渣的東西。

    微型小說因篇幅的局限,能予作者自由抒寫的空間不足。作者得在這種局限中展現最大的承載,這既是創作微型小說的困難,也是誘惑,其情況與創作中國傳統的「律詩絕句」有所類似。評論家喜歡說微型小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種看法的謬誤在,把「微型」視為「微雕」,缺乏了對微型小說這種文類的歷史認知。微型小說從長篇小說中截取出來,帶著不完整性的「原罪」,但這種不完整性正是微型小說不可取代的文類優勢。作者各取佔一隅,寒來暑往,戮力耕耘,成就了萬象的世相。我們可以這樣說,長篇小說企圖塑造「理想世界」,微型小說則在重現「現實世界」。

    微型小說的藝術追求不在「俱全」而在「局部」。正因如此,微型小說結構上的殘缺是可容忍的。這是必要的認知。評論家絕不能因為微型小說內容的殘缺不全而苛責狠批,其職責在審視作品的「力在何處」及「如何著力」。好的微型小說不嫌「結局平庸」、「情節平淡」、「人物平面」,而突顯其所塑造的優勢。當然,結局的驚奇、情節的意外、人物的立體同樣可以是其一點的優

    勢。如果說,「作文講究起、承、轉、合,寫微型小說要懂得簡化其中一個或兩個甚至三個步驟,而把最重要的部份精雕細琢」,這無疑是智者見智的言論。

    再說,微型小說因篇幅的局限,為了達致最經濟的效益,作者敘述的切入面便各有不同。如此在文類上便出現了「寬帶領域」的特質,使微型小說有了向不同文類「傾側」的情況。較著重華詞麗句的,較著重凝造意境的,較著重哲理探尋的,較著重環境描繪的,較著重傳統小說亮點的……不一而足,於是便有了向「小品」、向「雜文」、向「詩歌」傾側的情況。卡夫卡 Franz Kafka 有一篇題作《論寓言》On Parables 的微型小說,先是說理,才有人物的對話,是微型小說向「哲理雜文」傾側的例子。

    許多人抱怨智者之言總是寓言而已,對日常生活一點用處也沒有。而

    日常生活又是我們唯一擁有的生活。智者說:「橫越過去」,指的並非

    我們必須穿行到達某個確實地點,就算真值得花這樣的力氣去做,我

    們也不會真去這麼做。他指的是某個想像的彼方,我們所不知道的某

    事,是他也無法準確說明白的東西。因此在這兒一點也幫不上我們甚

    麼忙。所有這些寓言真的想說的,不過是無法理解的就是無法理解,

    而這,我們也早就明白。但我們每天必須與之奮鬥的切身庶務,卻是

    不一樣的事情。

    有人考慮到這些曾經說道:何必如此勉強?若你僅遵循著寓言,自己

    也會變成寓言。

    這樣的話,就能卻除一切日常操心之事。

    另一人說:我打賭這也是則寓言。

    剛第一人說:你贏了。

    第二人說:不幸的是,僅在寓言裏。

    第一人說:不,是在現實裏贏,在寓言裏,你已經輸了。

    在創作的網絡時代,最能貼切的形容微型小說的特質,無疑是「寬帶高頻」四個字。微型小說在文類的領域上,是「寬帶」的跨越不同文類;但在內容的傳達上,又是「高頻」的承載豐富內容。評論家預言微型小說會是網絡文學的竉兒,不是沒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