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动荡时局
作者:
嫣然一笑 更新:2016-08-22 08:43 字数:2814
第二十七章:动荡时局
刘启气冲冲的从龙銮殿回到东宫,满脸都是怒气与肃萧,眸子里的冷光让人看一眼就觉得如淋寒冬之水,浑身冰凉。
刘启本是想在父皇面前参那镇南王一本,不想却被他捷足先登,父皇也真是糊涂,葛家人存心诬陷一个被百姓爱戴的大夫,他却不问青红皂白,就让这么无辜的人含冤而死,还不让他插手此事,真是岂有此理?
刘启越想越生气,在屋子里怒气冲冲的转了几圈,刚坐到椅子上,屁股还没坐热,就听见外面有人传报说是皇上身边的宫人魏公公求见。
刘启此时眼睛里正冒着火,不知道这时候魏公公找自己作甚,虽然有些不想见,但打狗还得看主人,碍着父皇的面子,还是点头同意了。
“哟,太子爷这是还在生气呢?”魏公公瞅一眼刘启那个火烧火燎的眼神,赶紧堆起满脸灿烂的笑容,“太子爷,别生气了,皇上说让您过去一趟呢,他正在涤月阁等您。”
“才刚下朝,父皇找我能有什么事?”刘启心中不满,就将所有的怨气都撒在了魏公公身上,语气颇为不善。
“这……老奴不知,皇上说让您尽快过去。”魏公公毕恭毕敬的回答。
刘启虽然生气,但也不好忤逆皇上的话,于是敷衍道:“你先回吧,我这就过去。”
等魏公公走后,刘启吩咐身边的宫人五福,“季风要是进宫找我,你就先让他在这东宫等我,我一会儿就回来。”说完起身快步走出书房奔着涤月阁去了。
这涤月阁外面是一片海棠春,每到花期的时候满眼是一片红灿灿的花朵,空气中都会沁着花香,所以每年初夏,天气才刚转暖的时候皇上就会来这边办理公事,所以这园子一直都没有安排过任何妃嫔。
此时,文帝正立于窗前,远远的就看见了从外面快步走来的太子刘启。
这些年,刘启出落得越发像他的母亲了,眉眼间都是她的神采和韵味。
刘启的母亲窦后是文帝最心爱的女人,刘启又是窦皇后最宠爱的儿子,所以对于文帝来说,这个儿子在自己心里也是极其溺爱的。
文帝一共有四个儿子,刘启、刘武、刘参和刘揖,刘启和刘武都是窦皇后所生,其他两个出自宾妃,平日里弟兄几个虽然也看似亲密无间,但毕竟同为大汉皇子,同为未来皇帝的接班人,所以都对皇位虎视眈眈,尤其是刘参和刘揖,因着文帝对窦皇后的宠爱而冷落了自己的母亲,内心颇有怨言,再加上文帝对刘启的宠爱有加,因此对同父异母的这个哥哥更是心怀耿介,所以兄弟几个的关系也越发变得十分微妙。而镇南王陈琦自始至终都与西宫交好,他一直密谋朝中大臣怂恿皇上废除这个有点玩世不恭吊儿郎当的太子,立西宫为储,无奈找不到充足的理由和把柄。
刘启知道现在的镇南王在朝中的分量,也明白他一直对自己不满,但也是苦于找不到这个老狐狸策反自己的证据,想要除掉这个人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到的,但想到那个镇南王嚣张的样子,他还是忍不住要发火。
“参见父皇。”胡思乱想间,刘启已经进了涤月阁,纵然心中诸多不满,还是十分恭谨的弯下腰去。
“坐吧。”文帝淡淡吩咐了一句,转身坐到雕花的红木交椅上,拿起刚倒好的茶,轻轻用茶盖推了推茶末子,小啜一口,扬声问:“启儿,知道我为什么叫你过来吗?”
刘启蹙眉,“父皇的意思,孩儿琢磨不透。”
“你今天在朝堂之上跟镇南王公然对抗,可是有想过后果?”
刘启想到父皇是要说及此事,不满之情瞬间溢于言表,“父皇,近年来镇南王的势力不断扩张,收贿受贿买官通爵之事时有发生,在朝中公然建立自己的势力,串通朝中大臣拉帮结伙,但每次都因为没有确凿证据让他脱开干系,这一次淳于意一案,他又仗着与葛秋飞是一丘之貉公然诬陷他人,在天子脚下尚且这么嚣张,若是不打压一下他的气焰,他恐怕日后只会变本加厉。”
“那这一次你可有确凿的证据?”文帝追问,声音不大,并没有什么咄咄逼人的气势,就像是在跟儿子闲聊一般。
刘启抿唇,“事实摆在那里,找到证据只是时间的问题,我现在正让季风全力彻查此事,相信用不了太长时间他就会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
文帝叹息着摇摇头,“启儿,你还是太过年轻了。”
他顿了顿又说:“陈琦是只道行高深的老狐狸,他位高权重,在朝中颇有一定影响,但凭这点小事是不能把他怎么样的。”
“儿臣是想用这件事做引子,逼着他掏钱解决京城外的难民事件,也顺便打压一下他的嚣张气焰。”刘启不觉得自己哪里思虑欠妥,仍是觉得皇上太过顾忌陈琦的势力了。
“但是你越位在先,我若是置之不理,别人只会觉得是我这个当父皇的太过偏袒与你。”文帝说完慈爱的朝刘启微微一笑:“不过,为父相信你就算没有任何特权也能将此事查得水落石出,启儿,你可懂得?”
“孩儿明白了!”
刘启从涤月阁出来却是十分头痛,现在皇上虽然是支持自己的,但又不能光明正大的支持,如果不将太守审理此案的权力架空,那他将要让季风如何继续下去?
而此时,回到都尉府的季风也十分震撼。
太守薛黔坐着八抬大轿风风光光的带着衙门的官兵过来,整齐划一的站了三排,将都尉府的大门口围了个严严实实。
薛黔晃晃悠悠的从放下的轿子里走了出来,官兵们马上齐齐转身退后,给他让出一条路来。
接到通报的季风已经带着东秦迎了出来,薛黔见了季风,那张肥肉横飞的脸上又挤出一大堆褶子,十分谄媚的笑着说道:“季大人,一向可好?在下又来给您添麻烦了。”
季风面色肃穆,并没有给他的献媚笑脸半点面子,看他的眼神依旧充满了轻蔑和不屑。
不等季风出口发问,薛黔已经屁颠屁颠的跑过来,展开一纸文书,“都督大人,关于淳于意一案,想来是上面怕您公务繁多,太过劳累,所以特意让我将淳于意一案的相关人员都带到太守府配合调查,现在这个案子又交回到我手上了,所以烦请都尉大人把葛家二少爷交出来吧。”
季风面色铁青,拿过他手上的文书速度扫了一遍,最后落在了那个皇家大印上,再看等在旁边的薛黔,就只觉得他更加面目可憎。
“东秦!”季风冷眼盯着薛黔忽然厉声吼了一句。
明明喊的是东秦,却是将薛黔给吓得颤了两颤,后退一步才装傻充愣的皮笑肉不笑的笑了。
“是。”东秦瞥他一眼,以雄厚的嗓音回答。
“你去将葛洪闽带出来交给薛大人。”
“是。”
薛黔听罢眨眨晶亮的小眼睛,忍不住提醒道:“我听说,本案涉及到的另一个重要证人梅氏也被都督您给带走了,现在可否把她也一并交给在下?”
“薛大人,梅氏并不在我这。”季风面色平静的说。
“可是……”
薛黔显然不相信季风的话,只是不等他将怀疑的话说完,季风已经将他截住,“梅氏是葛家的三夫人,问完话之后已经走了,大人如果想调查什么,应该去葛家找人。”
薛黔见季风一点都不配合,也懒得继续装孬种,立刻阴下脸来哼了声,“都督大人,我好心奉劝你一句,这件事既然已经惊动了王爷,就不会这么简单的过去,你还是不要趟这滩浑水为好,在下听说,今天早朝之上,太子殿下为此事都被皇上训斥了一顿呢。”
“混账!”季风厉声斥责,“早朝之上的事儿,岂是你这个位置上的人有资格议论的?”
“卑职该死!”薛黔见季风恼怒,也不敢再造次,见东秦将葛洪闽带出来之后,就灰溜溜的带人走了。
待人走远,东秦递上一张字条,悄声说道:“这是刚才太子派人送来的。”
季风展开字条,只有八个字,“暂且放下,明弃暗取。”
季风沉吟片刻,将那纸条攥在手心,心里暗暗说道:“我还得去淳于家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