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回忆过去
作者:
雪原 更新:2023-08-14 09:57 字数:2055
“子由是否找到小妹?”
见到叔子,王闰之急忙询问。
苏辙信心满满地回答:“嫂子尽管放心,小妹她即刻便到。” 紧接着,苏辙向大嫂讲述了自己出入状元楼时的所见所闻。
“子由啊!子由,不是嫂子说你,你见到小妹为何不带她回府?万一她在外面闯祸,惹出事端,如何是好?”
“夫人就别唠叨、责备了,子由他做得对,若是揭穿了小妹女扮男装的真实身份,带她回府,试问小妹的脸面往哪儿搁?再说,我乃朝廷拟命的应试考官,考官的妹妹去状元楼里想做啥?难不成是我让她给某个童生泄露考题?”听见苏辙的声音,苏轼连忙放下手中的毛笔,大踏步地走出了自己的书房。
“夫君说得极是,是我少思忖,欠考虑,错怪了子由。”
从王闰之的话语中可以听出, 她的心里很是不满。
“大哥、大嫂、二哥,小妹我回来了。”苏轸生怕人家听不见,故意站在门口大声嚷嚷。
“你去了哪里?为何不知会一声就随意出走?”苏轼面显怒色地责备小妹。
“我到了大相国寺走一趟,只想抽个姻缘签,大哥的书童能证明。”
高俅半天没有作声,杵在一旁,哈欠连天。
苏轼愤然喝道:“父母离世,长兄是父,长嫂为母,今日大哥须按照我们苏氏的家法,好好教训你这桀骜不驯的……”
看大哥拊膺切齿、火气冲天,苏辙连忙对小妹说道:“还不赶紧给大哥赔礼道歉,保证今后不再出错。”
“赔什么礼?道什么歉?我错在哪里?是的,我的确没去大相国寺,而是到了应试童生住宿的状元楼。若不是因为小妹女扮男装去了一趟状元楼,那福建兴化仙游的蔡氏兄弟就 极有可能因噩梦缠身而放弃明天的科举考试。”
见丈夫生气、难受,王闰之放下自己心中的不满,转而劝慰丈夫:“夫君别生气,小妹去状元楼既没有歪缠,也没有胡闹,而是为我们苏家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功德事。”
“大哥消消气,小妹乃女扮男装地进出状元楼,想必无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既然你的大嫂、二哥都帮你说情,那么仅此一次,下不为例。”苏轼就坡下驴。
见大哥原谅了自己,苏轸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便走上楼去。
苏轼十分疼爱自己的小妹,不仅仅是因为小妹的脾气像自己,而且她文采过人,诗赋、 辞章、经义、书画样样皆通,若是个男子,定能进入科举考试的前三名,可他又不能过分地溺宠自己的小妹,怕她学坏,误入歧途。
苏轼的母亲程氏是在小妹三岁那年因劳累过度、心力交瘁去世的。
父亲苏洵虽是个大文豪,可他游学四方,极少回家。程氏在家中不仅要忙家务,还要教育子女。
她对苏轼、苏辙的要求极为严格,亲自教他们读经史子籍。不仅教他们识字,还注重对他们的道德教育。
一次,当程氏教苏轼读《后汉书》,读到《范滂传》时,程氏被范滂母子不畏强暴,为了正义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所感动,不禁放下书来,喟然叹息。
年幼的苏轼也深受感动,他问母亲:“如果我长大后,跟范滂一样,不惜舍生取义,母亲允许儿子这样做吗?”
程氏肃然答道:“如果你能学范滂的模样,难道我就不能像范滂的母亲?”
苏轼在母亲的教育下成长,二十岁时已博古通今,写起文章,下笔千言,毫不费力。
1057年即嘉祐二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和游学四方的父亲苏洵同登进士,苏家可谓风光无限。
苏洵是个有政治抱负的人,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
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 激发天下士人的进取之心,使大宋王朝能振兴崛起。
由于苏洵游学四方,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在他所写的政论文中,尽管存有某些迂阔的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了时弊。 因苏洵忧国忧民,于1066年便离开了人世。
苏洵临终前拉着大儿子苏轼的双手,颤抖着说道:“孩子,父亲不在时……你要挑起苏家的重担……要照顾好你的弟弟和年幼的小…… 妹……”然后便眼斜头歪,撒手人寰……
“姑子年岁已大,你们兄弟也应当为她费费脑、上上心,为她找个好婆家。”王闰之说道。
“谁说不是呢?可先前介绍的几位京城大户公子,悸怵小妹出类拔萃的文才和跷蹊怪异的脾气,没有一人答应连理。”苏辙哀叹道。
“你叹的是啥气?胸无点墨的膏粱子弟,又哪能是我们小妹意中的对象?随随便便地 让她出阁,等同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冀夫君留意本届科举考试的那些童生,若有小妹合适的,应试之后,可托熟人搭桥牵线。”
“夫人放心,我定会关注,只要双方有意,属相匹配,我一定不会反对。”
“大哥别说,小妹还真要去趟大相国寺。”刚从楼上下来的苏轸突然间悟到了什么。
让王闰之、苏辙意想不到的是,苏轼对小妹竟然没有半句怨言,而是叫书童高俅陪她。
“小姐急去大相国寺,肯定是为了哪个童生的明天应试。”
“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被我说中了吧!看小姐您的脸都红了。”
“你这个死没良心的坏高俅,还想不想让本小姐教你蹴鞠、踢毽子?”
“小姐别呀?我还指望着苏大人能够把我弄进蹴鞠队里混饭吃。”
“也对,总不能做一辈子书童。”苏轸慨然叹曰。
“小姐说话不准确,那一辈子还叫书童吗?”
苏轸收敛悦容,随即一本正经地庄重言语:“本小姐别无他意,只是不想你离开我们苏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