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二)山洪
作者:
浮世树 更新:2023-01-04 20:27 字数:3843
二 山洪
这座临时加以修缮的庙宇极小,只容崇吾和景素居住。近侍和戍卫都在外面搭建了帐篷,拱卫四周。景素独自住在这里未免害怕,穿了内侍的衣服和衣而眠。她睡的也轻,听到已衰朽的木门嘎吱嘎吱的响动,不由一个激灵坐起来,一声不吭的望着门口,见有近侍提着灯,照见崇吾高大身影立于灯影之中,便忙迎上去,相对而立,四目相望,竟有恍如隔世之感。
近侍放下灯,阖门而去。景素上前打量起崇吾,灯不甚明,却也能见他瘦了不少,且满脸疲惫,目含倦意。景素再忍不住紧紧抱住了崇吾的腰。
“殿下受苦了。”
崇吾轻轻揉着她的头发:“比起汉州百姓来说,这不算什么。”
景素一阵哽咽,半日不言,又想起什么来,将崇吾拉至临时搭建的板床上:“殿下多少天没睡好了,快睡一觉。”
崇吾连日来同汉州知州、薄铭等人一起商讨如何善后赈灾以及修筑防洪工事,还要时时督察各处情况,又要协调驻军以及赈灾物资等问题,几乎不眠不休,困了便在戍卫搭好的帐篷中小睡一会,一时有了事便立即起来。而饮食,由于崇吾的特别交待,便与汉州官民一样吃极粗劣的野菜团子及稀饭。崇吾在皇子中不算娇惯的,也曾带兵平边,平日亦勤勉,但也从来没有吃过这种苦。此时疲惫已极,一躺下便沉沉睡去,不久就听见鼾声。景素坐在床沿上,看着他睡了,心里踏实极了。
虽然如此疲惫,脸上骨骼因饮食不周、休息不足、费心劳力而格外分明,但景素仍觉得他的睡容还是那样一个美男子的样子。她忽想起她第一次见到他睡容时还是在北苑。他喝醉了,因为秦枢的事情,窝着一团心火,便借着酒,指着她的鼻子找茬,斥责了一番。最后她扶着踉踉跄跄的他到书房后面的起居室休息。他睡着了,并不因刚发了酒疯而显出丑态,仍是俊朗的样子。是不是那时候他就悄悄地住进了她心里?还是更早以前,他在肩舆上从宫巷中穿过时眉头深锁的样子,令她留了心。然而也不能这样说,她那时伫立在宫巷中,都不能抬头正眼看他。匆匆一瞥,大约留意的只是:奇怪,一个万人之上的皇太子为何会如此忧愁?
她浮想联翩,又念及崇吾也曾有年少痴狂之时,因为秦枢在囚禁中割腕便不吃不喝、一心求死的事情,心里便一疼,又是一暖。如今的崇吾,便爱一个人,大约也不会那样轻率妄为,他以天下为己任、任重道远,怎可轻易毁伤自己。
夏末秋初的风,因是在山前坡地上,总是涌动不休。景素听着这风声,心里一阵难言的不安。
崇吾只睡了一个时辰,门外便传来脚步声,随后是拍门声以及王中达的声音:“殿下,薄郎中和汉州知州求见。”景素只好推醒了崇吾,又给自己带上内侍冠帽便去开门。
王中达引着汉州知州和薄铭进来时,崇吾已经坐在床沿上了。待行了礼,小内侍端过一盆水,景素便做内侍的样子,上前屈一膝,用巾帕沾了温水、拧干,为崇吾擦了脸,崇吾这才清醒过来。
汉州知州便回说:“朝廷的赈灾款与物资已到城外,等待验查,若无事便可入城。”
崇吾点点头:“城内的积水排得如何?”
汉州知州带着喜色道:“除水势特别低洼之处外,大都排干净了,明日便可叫百姓分批陆续回城了。”
崇吾道:“我这里有兵部符契,一会儿去汉州营再调军士。明日百姓进城,更要加强防备,以免引发各种争执、冲突,导致意外变故。”
汉州知州忙答应着。此时百姓颠沛流离,失去家园、亲人,一肚子悲伤怨气,如今必然争着返回家园,这其间发生争抢、斗殴、民变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薄铭却道:“赈灾物资可以先不进城,直接由士兵们派发到各处灾民那即可。至于款项,最好也先派士兵严加看管,先不入城。”
崇吾与汉州知州都不由看向薄铭,却听薄铭道:“此时水患已过,城内积水也已排清。但臣总觉得天有不测风云,若再降雨也不好说。”
崇吾目视薄铭:“有这种可能吗?”
薄铭回道:“有。雨虽渐渐渐止了,但天始终没放晴,今年的天气不寻常,以防万一,百姓那边也暂时不许回程。”
汉州知州拍着手,急得青筋暴露:“百姓早就盼着返回家园了,如今城内积水排空,却不让回去,那他们还不红了眼。”
薄铭说:“那也得拦住他们。”
“薄郎中只在天子脚下,没见过我们这地界的百姓,是好惹的?”
“那万一进城后再降大雨,再次死伤人命,百姓就好惹了?”薄铭据理力争。
“那你能确定天就会降大雨?万一不降雨,百姓便以为被耍了,到那时还请薄郎中出来跟百姓——不,那时候该叫乱民了——来解释。他们听你的?”
“我不确定。”薄铭摇摇头:“但我以为必须防止万一,治水赈灾都应未雨绸缪。”
“未雨绸缪?先前我们汉州多少次提请朝廷拨款、修工事,都被搁置,怎么绸缪?我们不像你们这些京官,动动嘴即可。出了事,你们工部来了几个人?”
薄铭也有些恼,但终于隐忍:“朝廷有难处,如今我们可不可以就事论事?”
汉州知州却不肯罢休:“我不是对薄郎中有看法,薄郎中在此日夜与我汉州民共休戚,我也看得见。但作为工部,你们就是没有在朝廷上据理力争,才导致今日之祸。”
“那请知州大人自去京中鸣冤去吧,何苦在这里为难我一个说了不算的。”薄铭虽然修养好,但也不过是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到底没沉住气。
“吵够了吗?还要不要去查验物资?还要不要去汉州营调人?”崇吾看了两人半天,才目视汉州知州:“请知州明天一定要想办法阻止百姓进城。”
见太子已经发话,汉州知州沉默了一会,终于道:“臣想办法。”
崇吾知道,若中途制止他们吵,这些人怨气郁结,心怀不满;若要叫他们吵下去,又没头。尤其是汉州知州,他宵衣旰食、不宜余力的抗水患,又兼亲人也有在这场洪水中罹难的。如今疲惫心痛,自然这气刚好撒在薄铭头上。而薄铭亲请来汉州,且之前就为汉州提前布置防汛工事,只是因各方掣肘不得施展。他人微言轻,此时白受冤枉,却也委屈。两个人各有各的苦衷和理由,但无论如何,在暂时阻止百姓进城这件事上,薄铭是对的。
“薄郎中是否还有别的事?”崇吾明察秋毫,不因二人争吵而分神。见薄铭同时来了,必有正事汇报。
薄铭倒是很快便恢复了常态,回道:“臣已经将江汉州城内城外打探了个遍,已作出新的防洪方案。因汉州防洪坝年久失修,已被洪水冲毁,必须重新修建。应沿汉川乃至浦江、平江等,按地势不同,设堤坝。高处可低,低处则必须高筑坝。上游水域宽广处的水闸也应在重新整修。另外,若想汉川以后即便突遭暴雨也不决堤,应依地势挖内堤河。以前的泄洪河并无牢固的堤坝,也不够宽,如果再开挖必须依照地势重新设计宽度和深度。甚至有些地势复杂、河道纠结之处应另挖支河,确保一旦上流拦不住洪水,也能把洪水引到远离人群居住之处。另外水则碑过于简陋,应该重新定规格,加以修缮。并且平时的记录不够谨细,臣已设好新的纪录标准。”
他一面说,一面将文书呈上,王中达便接过来,转交到崇吾手里。崇吾大致一看说:“那我们分头行事,请知州去检验物资,另外,一定要派人看好款银。我去调集人手,薄郎中同我一道,我们边走边说防洪工事的细节。”
汉州知州领命而去,薄铭抬头看了看这庙宇,忽然说:“来的时候,臣观察了一下,此处地势虽高,洪水不会淹没。然而一旦山洪暴发,此处并不安全,请殿下尽快转移住处。”
崇吾环视四周,对王中达说:“好在雨停了,然而以防万一,天一亮就先离开这里。到时再另觅地方住。”
又叫人召进来韩从云:“韩左卫就带几个人留在这里,保护好这里的人。”说着他格外向穿着内侍服饰的景素看了一眼。
韩从云早知道景素随同而来,又见崇吾目示于她,自然明白是叫他留下来保护景素,于是道:“臣的职责是保护殿下,至于其他人都在其次,臣另派几个精干的人留下吧。”
崇吾急着要去军营调集人手来维持明日秩序,不能再耽搁,便同意了韩从云的看法。待他调配好人手,便立即同薄铭等人往汉州营方向驰去。汉州营的人见了符契,又是皇太子亲临,立即拨人,随崇吾出发。
天还没亮,汉州城在即,天果然下起雨来,起先不过微雨,谁知不过一会儿就成瓢泼大雨。崇吾急带人向灾民处进发。忽想起一事,回顾韩从云说:“韩左卫,你快派几个人回去,叫他们速速撤离。”
韩从云一听,忙派了两个人,乘快马回驻跸处。又宽慰崇吾:“殿下放心,临行前,我已经交代留守戍卫,一见大雨立即撤走。”
崇吾点点头,便又冒雨率众与之前巡城指挥使合并,并由指挥使将人合在一处重新调配,以防有乱。到底保证了分发赈灾物资及百姓居处的秩序和安全。
虽大雨犹下,但一切顺利,忙了半日的崇吾才在帐中稍事休息。正喝着热茶,忽见身披雨衣,一身水淋淋的韩从云走上前来逡巡半日,便问:“有什么事?”
韩从云迟疑半晌,仍是欲言又止,最后却一言不发地跪了下来。崇吾心里莫名地咯噔一下子,茶碗便拿不住,啪的一声碎到地上:“是不是她出事了?”
韩从云重重地点点头。
崇吾只觉眼前无物、耳中有风,心中只剩下一片空白:“什么时候的事?”
韩从雨的声音被一阵雨声哗过,在崇吾听来,仿佛是天外之音:“臣派那两个人快马加鞭,终于在天亮时候赶到了那里,可是显然山雨比这里要大的多,急得多,引发了洪水。那里早就什么都没有了。连那破庙帐篷都冲了个干干净净。”
“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
“殿下有正事要忙,我怕……”
“正事?”崇吾面无表情,冷静的出奇:“她就不是正事了?怪不得我叫你留在那里,你不留。你们都没拿她当回事。”
寒韩从云一时语塞,但终于还是硬气倔强地说:“殿下,儿女私事再大,也不及一城百姓事大。”
崇吾点点头,说了声“很好”,忽然一跃而起,嘶吼一声:“韩从云,她要真死了,我也叫你尝尝失去儿女私情的滋味,我诛你九族。”
还没等韩从云回过味儿来,人已冲出帐篷,跨上一匹马,便向庙宇方向飞驰而去。韩从云跳起来,立即上马,边追边召集人马:“拦住殿下!”
此时其他披甲的戍卫以及穿着普通百姓便服,散在暗处的戍卫当即上马急追。
大雨滂沱中,韩从云从未有过的心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