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万般无奈
作者:
雪原 更新:2022-04-10 22:09 字数:2814
被打进死牢的龚自生,他对军府大人熊和贵说:“让我写几封书信交代几件后事,否则,我龚自生的几个结拜兄弟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人之常情,没事的,我们军府衙门也不会把事情做得太绝。”
见熊和贵点头答应,龚自生便在死牢里写好了四封书信,除了梧桐际的土匪大当家李子森、莲花山的土匪大当家李仁贵、笔架山的土匪大当家朱道明三位结拜兄弟之外,他还写了一封长长的书信叫人送给了顶子山道观的邱正和道长。
写给三位结拜兄弟的内容基本上一致,无非就是让他们改邪归正,并再三嘱咐:“别到军府衙门的死牢里去救他,否则,龚自生就没有他们这样的好兄弟。”
在写给邱正和的书信中,龚自生一再交代:“今后要让他的儿子龚宏宇经常到顶子山的道观中练文习武,龚府有这般变故不能怪谁,要怪就只能怪他龚自生自己,没有去防范三太太张美艳和管家游瑞平的勃勃野心和私欲膨胀,才致使龚府同室操戈、祸起萧墙,他在信中委托道长一定要压制住龚自生三个结拜兄弟,倘若有机会,将仨人引向正道,好为大宋朝廷服务。”
很明显,龚自生是抱着必死的信念才写完了这几封书信的,邱正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伤心难过,与其说是张美艳和游瑞平勾结官府陷害龚老板,倒不如说是他邱正和将龚自生逼上了死路。若是自己不去劝说太尉刘来水放弃攻打洋塘的龚府,真正交起火来,洋塘的保安团还能够抵挡一阵子,也不会像现在这般束手就擒,任人割宰。
按照龚自生书信上的要求,邱正和将三地的土匪大当家都请到了顶子山上的道观里。
“商量个屁呀!赶紧召集人马攻进城内救出我三弟不就得了。”李子森思维简单且脾气暴躁。
李仁宗劝阻道:“大哥就知道打打杀杀,让城内的几万百姓无辜遭殃,攻打军府,不就更坐实了人家对三弟与土匪勾连的指证吗?”
见朱道明抱着自己的脑袋死劲摇晃,邱正和询问道:“朱大当家可有话要说?”
没想,朱道明却大声哭道:“三哥,都是小弟朱道明害了您的呀!要不是因为小弟向您推荐了和自己小时候就处一起的好朋友张元儒之女张美艳,您三哥也不会落得打入死牢的可悲下场。”
“朱大当家就别难过了,这件事不怪你,你朱道明当初也是为了他龚自生,一心就想着好兄弟要有个自己的亲生儿子,而张元儒是和你小时候就处在一起生活、学习过的好朋友,况且张家对你有恩,你也想让好兄弟的女儿有个好归宿,哪曾想,她嫁到洋塘的龚家,就是为了夺夫家的财产。”
“道长说怎么办?难不成就眼睁睁地看着我结拜的兄弟被人陷害,让狗官砍头。”李子森的心里十分着急。
邱正和叹了口气后,认真说道:“三位英雄好汉都收到龚自生写给他结拜兄弟的书信吧!龚老板是不想你们为了救他而再次造反,要是三地的兄弟攻进军府城内,邵武的百姓要死去多少,你们山上的兄弟又要死去多少,即使付出了巨大牺牲,龚老板还不一定能够救得出来,你们想一想,自己为何要与龚自生结拜兄弟,不就是因为他胸襟宽阔的高尚品质和尊重生命的人格魅力?”
听了邱正和的一番话语,三位山寨大当家也只能摇头,无可奈何。
“这又咋办?我们四个人是喝过血酒,发过毒誓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可你们当初的铮铮誓言呢?一个堂堂男子汉竟像优柔寡断的妇道人家,说话不算话,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
见李子森在下山的路上还怪这怪那,朱道明力劝道:“大哥就别再说了,我和二哥的心里也是不好受,其实人家邱道长说得对,攻打邵武军府,不但救不出三哥,还要搭上山寨诸多兄弟的性命,这于事无补的呀,小弟还是去找下你的好友郭子敏,问问他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
“你小弟竟然会听邱正和这个恶道的胡咧咧、瞎嚷嚷,还说他能够让刘太尉撤兵返城,护城的兵马是让他给说退了,可没过几天,三弟却遭人陷害,关进死牢,还有你的好友郭子敏,俩父子天天吃住在龚家,难道就没发现,三太太和游管家有什么异常举动……”
莲花山土匪大当家李仁宗力劝道:“大哥说话有失偏颇,说良心话,筵席的那一天还确实要感谢人家邱道长,要不我们几个人,不是被震天雷、霹雳火炮炸死、轰死,就是被护城的兵马捉去军城的大牢里,再说,他邱道长又不是神仙,哪会晓得三太太和游管家会与军府的师爷狼狈为奸,他们苟且一起害我三弟?而郭先生是个读书人,他也想不到,三太太会是个害夫夺权的坏女人。”
“既然两位弟弟都说人家邱道长和郭子敏的好话,那我李子森也不便多嘴了,但有一点我们三人可都要记牢了,不管日后的形势会如何变化,只要龚家还有后人,我们几个,哪怕是我们的后继者都要听从他龚家后人的领导指挥,对此提议,两位弟弟的意见如何?”
李仁宗和朱道明皆异口同声地说没有意见。
且言,此时官至监察御史的李纲因在朝堂上公然反对以蔡京为首的六贼们把持朝政,又对宋徽宗赵佶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在汴京修建“艮岳”的行为予以抨击,大肆挞伐。徽宗皇帝便一气之下,将李纲贬谪福建的南剑沙县。
说句良心话,徽宗对李纲还确实不错,这不仅是因为李纲人长得好看,而是他对朝廷内外政策更是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和特别主张,加上李纲父亲的辞职是自己一手造成,因此,徽宗对李纲格外关照,没过多长时间,李纲的职务便很快就超过了比他要早两年就进士及第的师兄黄潜善。
黄潜善进士及第后就被吏部拟命为筠州(今江西高安)通判,通判都当了好多年,自己的师弟李纲都成为京都官员,即:大宋朝廷的监察御史,而正当黄潜善为自己的前程感到黯然沮丧之时,京官张邦昌却以钦差大臣的身份来到了筠州,黄潜善知道张大人是徽宗身边的近臣,只要给了钦差好的印象,自己有朝一日,就能像师弟李纲那样成为大宋京官,果然,张邦昌回到京城后就对黄潜善大加赞赏,宋徽宗立马改掉以往重用蔡京人马的不好习惯,将黄潜善派至河西、河东两省视察地震灾情,由于他的做法符合圣意,因此很快便调至京城,并由六品的筠州通判,连升三级,成为大宋朝廷的户部侍郎。
黄潜善当上京官后不久,便巴结上了同省的权臣蔡京太师,而当李纲成为大宋朝的监察御史还不到半月的时间,他就碰上了蔡京太师的七十寿诞。
当然,与蔡京同省的黄潜善和李纲都收到了太师府送来的精致请帖。
“我和蔡京又没交情,参加什么七十寿诞?要去师兄去,我李纲还用不着巴结奸臣蔡京太师。”
黄潜善一听,连忙捂住了李纲的嘴巴,轻声责怪道:“师弟究竟是怎么搞的?能参加蔡太师的寿诞是一件让人多么光荣的大事情呀!可师弟不仅不予珍惜,还说了些不好听的风凉之话。”
“我是吏部任命的监察御史,对蔡京等人的所作所为实在是看不下去,我李纲正准备在哪一天的朝堂上弹劾太师蔡京呢,没成想,人家却送来了一张太师府的请柬书。”
“师弟太就是太天真了,你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又怎能弹劾人家蔡太师呢?别和自己过不去了,像我们现在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可以说是光宗耀祖,就是我们的先生黄履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到很欣慰的。”
李纲坚决不去,黄潜善因事先向蔡太师表过态,说是师弟李纲一定会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只好跪在地上恳求李纲。
“师兄是要折煞师弟的呀!行行行,看在我们是同乡、同学还是亲戚的分头上,我李纲就和师兄到太师的府里去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