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离奇诡异
作者:雪原      更新:2022-04-10 21:49      字数:2556
    上世纪一九六七年的夏末秋初,那一向被闽北人认为慈祥母亲河的“富屯溪”竟然暴长脾气,朝着它沿岸的子女涨了一次百年都不遇的特大洪水,而我的家乡——“下王塘”就紧挨着这一条母亲河,乡亲们所遭受的损失,理所当然也是巨大的。

    后经各级政府、部门的多次协商,最终才决定将下王塘移至村子附近的“顶子山”脚下。

    下王塘的河边长有十一棵硕大的樟树,在这些樟树中又要数我家前边的那一棵最大,它的树龄究竟多少已无从考察,据传我家前边的这棵大樟树是北宋末期一个叫龚自生富人给种下的,可它的主干中心早已是空空如也,就连那条伸向河边的大树杈也不可避免地没有了木芯,要是你的胆子有足够大,从大树的主干爬进去向着伸向河边的那条树大杈匍匐前行,一露头,就可以直接跳进中码头的深水里。

    因我家是木板房子,故而没被大水冲倒,村干部便安排我家住进了五、六个为樟脑厂提供原材料的浦城伐工,而那个子高大、脸色黝黑,身边跟着和我一般大小女孩的中年男人,就是这支樟树砍伐队的领头人——刘锦辉。

    说句良心话,我对这帮砍伐工人没有一点儿好感,总感觉他们就是来搞破坏的,可母亲却是认认真真地告诉我,要建设新农村,预防乡亲们的再次遭灾受害,就要将卖樟树的这笔钱作为灾民们的补助款,当年我人小,给大家的印象就是一个很不懂事的小孩子,哪怕我如何不舍,怎样哭闹,父母就是任其淘气,不予理会。

    见此,刘锦辉让他的女儿刘雅兰和我一起玩耍,奇怪的是,我立即停止哭闹,不再淘气,进而还跟这不熟的女孩刘雅兰一起玩起了过家家。

    刘锦辉面对我的父母深深叹语:“你们也别怪自己的孩子了,他对门口的大樟树是很有感情的,这样吧,我向你们的孩子做个保证:直至最后才砍你们家门口的大樟树。”

    其实,在刘锦辉来到邵武之前,他就翻阅了许多的历史资料,对下王塘的传说故事以及村里村外所发生的离奇诡异之怪哉都了如指掌,尤其是能够熟练地讲述在闽北地区流传了百年的传说故事——“龚家祠”,这令许多下王塘村里的老人们皆自叹不如,大家纷纷伸出了拇指“啧啧啧”地赞个不停。

    其实,当刘锦辉接到了浦城县樟脑厂的砍伐任务时,他迟疑了好久好久,对此,厂长章明很不满意,说他又是要用什么封建迷信或传说典故来拒绝接受厂里安排的砍伐任务。刘锦辉略微思忖,可他为了下王塘的百姓,为了浦城樟脑厂的未来,还是接受了厂里安排的砍伐任务。

    要说北宋的宋徽宗时期,这下王塘是名叫“洋塘”。因为它靠近富屯溪,地势低洼,大水一来经常汪洋一片,大水一退地势较低的地方就成了大小不一的池塘,还好这里的房子全是木板房,又在凹处,所以漫上村里的水势不急,几乎就是死水一潭,大水涨得快,退得也快,退后洗好又是照样能够住人。

    洋塘的人们为什么不想办法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去造房子呢?其原因,主要因为这里有3个码头。这里的人们除了一些农活外,最重要的收入就是码头上装货、卸货,放竹排、木排。虽然来说被人层层盘剥,但他们这项活计的收入远比农活要高得许多,而且,银子兑现及时。所以每当有收货、出货,放竹筏、木排,这里的人们就争先恐后地到码头上登记干活。

    洋塘是富屯溪沿岸专供船舶停靠、装卸货物和上下游客往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溪畔村庄,它虽隶属八闽军府邵武的管辖,可欣欣向荣之旺景,是许多富屯溪沿岸城、镇都无法相比的,尤其是洋塘的中码头,那更是日进斗金且蒸蒸日上。

    中码头的老板姓龚,名自生,虽说他娶了三房的太太,可也不知是咋的?她们始终怀不上一男半女,可他却坚信,只要是自己的身体健壮、硬朗,这三个婆娘就一定会给他老龚家添个男丁,将来也好继承他龚家的财产。

    龚自生的家业很大很大,他不但持有洋塘最好的码头,而且还拥有近千亩的良田、山地,他为人阔达,交际广泛,与之交好的强者、达人,既有附近顶子山道观的道长邱正和,也有梧桐际的土匪大当家李子森,还和邵南莲花山的土匪大当家李仁宗称兄道弟与邻县建阳笔架山的土匪大当家朱道明经常来往。

    可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十年,龚自生的三个太太,还是没给他老龚家生个带柄的孩子,古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此万般无奈之际,龚自生只好登上了顶子山道观来求助万能的邱正和道长。因邱道长知道,这顶子山的道观,经常会有过往女客留下来的孩子。

    “自生兄弟算是找对人了,昨天就有个来自江西黎川的女客,苦苦地哀求本道要收留她的遗腹子。”

    龚自生微微笑曰:“这也太碰巧了,看来小弟今天上山是上对头了。”

    “孩子将近周岁,看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将来必定是朝廷的栋梁之才。”

    “您邱道长也太会夸人了,那孩子只是个快满周岁的婴儿,又岂能看出他的将来是我们大宋朝廷的栋梁之才?”

    邱正和随即大声笑道:“自生兄弟要是这么说话,那本道就将这孩子留在道观,我们赌一赌这个孩子的将来又可否出息?”

    龚自生慌忙正言:“多年的好友,开个玩笑都不行,您邱道长未免也太过小气了吧!再说,我们还要分什么彼此、赌一赌?赶紧让人把孩子抱出来给兄弟看一看,若是为弟满意,等孩子长大,就让他跟着邱兄来这顶子山学道家本事。”

    当顶子山道观的薛贞莲道姑将快满周岁的孩子抱出来给龚自生看了一眼时,龚自生的心里却是高兴极了,他连连说道:“邱兄,我龚自生决定收养这个男孩,冀道兄能够早日给男孩取名祈福,愿这孩儿岁岁平安,幸福成长。”

    邱正和半开玩笑地嘻嘻笑曰:“这孩子的将来要么是大富大贵,要么是将相王侯,还望自生兄弟其中择一。”

    “富贵嘛,我龚自生是有了,如今的自生就想自己的后代能够出将入相,为我龚氏家族光宗耀祖,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已逝的父母和龚氏的宗亲。”

    “取名宏宇,使之将来成为朝廷和社稷的栋梁之才。”

    龚自生心悦道:“如此甚好,小弟这就下山,将孩子抱去洋塘的龚府。”

    “你也太心急了,本道还有个请求,只要兄弟答应了,方可将这孩子抱下山去。”

    “邱兄大可直言不讳,只要是小弟能做到的,就一定会痛快答应,决不翻悔!”

    “这个我相信,其实为兄的要求也不过分,就是想认这个孩子为自己的义子而已,倘若是本道所算无误,龚宏宇的未来,一定会成为大宋朝廷的将相之才。”

    龚自生欣然笑曰:“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吗?小弟我没有什么理由拒绝的呀!”

    紧接着,薛道姑便抱着男孩“噗通”跪地,她按照邵武人的习惯风俗,轻轻地摁着孩子的头颅,虔诚敬拜。就这样,龚宏宇正式拜认顶子山的道长邱正和为义父,简单的仪式完毕,邱正和和薛贞莲才依依不舍地看着婴儿被好友龚自生抱着离开了顶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