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鸡飞狗跳第一章:产前的慌乱
作者:嫣然一笑      更新:2020-12-10 10:29      字数:1540
    现在回头去看,一九七二年的腊月二十八本来应该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因为再过两天就要过大年了。

    农村有很多讲究,进了腊月就是年,尤其是过了腊月二十二以后,村里的孩子们就会掰着手指头跳着唱着: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在这样一个本应该发白面蒸大白馒头的美好日子里,我们家却因我的不合时宜的提前到来变得及其慌乱与不堪。

    那天下午三点钟,我的母亲就挺着圆滚滚的大肚子开始了里里外外的忙碌。她先是去院子里的地窖里扒出许多带着褐色泥土的胡萝卜,然后又用冰凉冰凉的带着冰碴的凉水洗干净了,最后才费力的把它们端进屋里。

    由于天气寒冷,她的手指头冻的又红又粗,像一根根长短不齐的胡萝卜僵硬的长在手掌上。她脸色有些苍白,头发有些凌乱,额头还冒着细密的汗珠。她不时的直起笨重的身子,用一只手按住自己粗壮的腰。

    “小东西,老实点,别老是折腾,娘现在没时间跟你玩儿。”

    母亲用一只手按住腰的时候,另一只手就会温柔的摸了一下自己凸起的腹部,然后微笑着对着肚子里的孩子喃喃自语。

    整整忙乎了一个多小时,母亲才终于把一切准备停当。胡萝卜们干净整齐的躺在了锅里,玉米面在盆里已经等待多时,灶前的柴火与火柴以及所有做饭用的家伙也都各就各位。

    五点钟,母亲准时划亮了火柴,点着了灶膛里的枯草和烂树叶。六点半,爷爷、奶奶、大姑、小姑,还有三叔就会陆陆续续回来吃饭,所以她必须赶在六点半以前蒸熟一锅胡萝卜,贴好一锅大饼子,然后再熬好一锅玉米面粥。如果时间尚早,她还可以切一盘自家腌制的咸菜,然后再去西厢房的墙角处的酱缸里挖一点自家做的黄豆酱,最后再剥几根大葱,切了段,放在一个有了一道明显裂痕的蓝色粗瓷大碗里。这些都是全家人晚餐必不可少的东西,如果有一样她没有做好或准备齐全,她就会收到姑姑、叔叔或爷爷奶奶的白眼、抱怨或难看的脸色。

    母亲弯着腰,撅着屁股往灶膛里费力的添加着枯草和烂树叶,由于她的肚子太大了,大的让她蹲都蹲不下去,因此,她只能半撅着。

    那个圆滚滚的大肚子像口大锅倒扣在了她的腹部,以至于让她低下头都看不见自己的脚。大锅顶着她的胸口,弄得她喘气都喘不匀称,因此,她看上去气喘吁吁,疲惫不堪。

    我两岁半的哥哥一边帮着母亲拉风箱,一边捣乱。他一会儿把灶前的枯草踢得到处飞扬,一会儿又拿着烧火棍把灶膛里还燃着的烂树叶挑出来。火苗映照着母亲苍白的脸,也映照着她脸上流淌下来的冰冷的汗珠。

    “小兔崽子,别捣乱了,一边儿玩去!”

    母亲轻声呵斥着哥哥,手忙脚乱地把灶膛外的烂柴火胡乱的又塞进去,然后她掀开冒着白色水蒸气的用高粱杆做的油腻腻的破锅盖,里面的水已经咕嘟咕嘟的泛起了水花,胡萝卜已经散发出了自己处女般的清香。

    “小琴妹妹,你快出来帮我看着点大聪,水开了,我该贴饼子啦!”

    母亲用一只手按着酸痛的腰,用另一只手的背面擦了一下额头的汗。

    七岁的小琴正坐在炕上独自玩耍,天已经黑下来了,煤油灯还没有点上,屋里黑漆漆的。她的手里正攥着一把奇形怪状的小石子,那是她白天在邻居家的院子里捡来的。

    这个只有七岁的小姑娘脾气有点怪异,她听见母亲的召唤并不吭声,只是用她的小眼睛看了一下窗外,然后撅了厥小嘴,皱了皱小鼻子。她皮肤黝黑,毛发浓密,梳着一对粗粗的羊角辫;她的眼睛不大,单眼皮,眼珠却乌黑闪亮;她长着两条结实的小黑腿儿,跑起来比兔子还快。她有时安静的像只温顺的小羊羔,自己呆在屋子里不声不响的玩半天,有时又像只暴躁的小野猫,嗷嗷怪叫着到处乱窜。

    这时,哥哥用自己手里的烧火棍把自己绊倒了,他摔了个狗啃屎,夸张的哇哇大哭起来。

    母亲两只手上沾满了粘乎乎的玉米面,她正在往锅沿上贴着金黄色的玉米饼子。

    “小琴妹妹,你快点来帮帮我啊,要不咱们就吃不上晚饭啦!”

    母亲再一次向小琴姑姑发出了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