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国际悲歌哭武斗(一)
作者:
笨笨的姥爷 更新:2020-03-14 19:24 字数:2097
因武斗而死亡者,当时已盖棺定论。但,那个结论显然是无效的。而当时武斗的双方均是“以革命的名义”。死者是唱着《国际歌》走向死亡的。这是一件说不好,不好说的事情。我只能如实地“记录”。
武斗带来的生命死亡,没有“墓碑”。——文建国写作笔记摘录
“以革命的名义”是1960年代青年人对革命致以的崇高敬礼、崇高的呼号,并勇于以革命为己任的崇高的使命。只是有时候不一定真的是革命,或者仅仅是挂着革命的旗号。
“以革命的名义”,可以推翻一个旧世界,可以消灭其统治者的肉体和灵魂;也可“以革命的名义”,行其他之实。但只要是有了“革命”的“名义”,似乎就是崇高的神圣的和伟大的。
文建国们都看过一部《以革命的名义》的电影,虽是国产片,讲的却是苏联的故事,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及其战友捷尔任斯基与两个孤儿的故事。从此以后,“以革命的名义”这六个字成为口头禅,并牢牢地在他们那一代人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文化大革命显然是“以革命的名义”,开始、进行,它的结束,也是“以革命的名义”。
“文革”中的武斗双方,自然也各自“以革命的名义”,欲将对方置之死地而后快,自然也是“以革命的名义”。
江州“文革”史上最惨烈的一次武斗,规模不大,时间不长,范围不广,但它给文建国的刺激却是永远的。武斗的最终结果,是牺牲了他崇拜的两位学长万晋明和周卫东(即周舟改名)。他们一个团长,一个副团长,而同为副团长的廖进军却侥幸逃过一劫。
那时的文建国视万晋明的生命历程为昙花一现。虽然只是一现,但毕竟是昙花,有着刹那间的美丽,一瞬间的永恒。即使是缘起缘灭缘终尽,花开花落花归尘。但他相信,万晋明年轻的生命在最后一瞬间的定格是美丽的亦是永恒的。
多少年过去以后,每每有人谈起“文革”武斗,谈到武斗的死者,文建国即想起万晋明。他会把万晋明比作流星。每次独自身在了无声息的旷野的夜晚,他都会寻找划过天际的流星,即使只是一闪即逝,那也是一次灵魂的碰撞。
文建国遇到流星的机会不多,所以他会格外地珍惜。
身为江中红卫兵团总勤务员(以勤务员自诩,体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万晋明和两个副总勤务员周卫东与廖进军的分工明确,按万晋明的意见,自己一线指挥,周卫东协助,廖进军坐镇二线。
廖进军知道今年年底部队征兵,父亲已经为他安排好了,真要打仗也是到部队以后的事情。今天的武斗权作一场实验,一场为今后可能驰骋疆场的实验,但无须自己真枪实刀亲自上阵,所以万晋明的意见正中下怀。
文建国没有参加那场武斗,他没有资格参加,无法详细叙述。不过他仍然假设,如果自己上了武斗的战场,在《国际歌》的激励下,肯定是一条好汉。
文建国是与江中红卫兵团三名总勤务员关系最密切的人之一。而牺牲——请允许使用“牺牲”一词——的人当中,有两个又是他崇拜的学长。武斗以后,他又受廖进军指派,完成了一项送信给“红司”的任务,所以他不得不把道听途说的关于那次武斗的情况记录下来,以志哀思。“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以寄托我们的哀思”。这是伟大领袖的语录,也是基本礼仪,人之常情。
解放军当年渡江南下,于1949年4月23日解放了江州,其实据有关史料披露,所谓江州解放,并没有动用一枪一弹,因为守城的国民党部队早已逃之夭夭。
“四月二十三啊,日子真难忘,百万雄师过呀么过长江啊……”解放后流传的这首民歌,文建国一辈子都会唱。
1968年的江州人是不知道这段史实,还是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人们的心理,借用“解放”二字,以“解放者”自居,酝酿了一场(革命)群众与(革命)群众自相惨杀的武斗。
至于武斗的原因,已经没有阐述的必要。天大的理由都不是理由。
可以交待的是“联指”以工人老大哥为主,以特别能战斗的产业工人为主,他们以解放路为前沿阵地,构筑了三道防线。
“红司”以学生军为主,万晋明任前线总指挥,周卫东任副总指挥兼敢死队队长,他们以进攻解放路,拿下以江州造船厂为大本营的“联指”指挥部为本次战役的目标。
周舟,原来娘老子给的名字多好,姓、名同音,好读好记,“舟”,漂荡在水中,似有那么一股子仙气灵气和浪漫,虽然不够响亮。“文革”开始后,他不经父母同意,擅自改名为周卫东。以彰显保卫、捍卫毛主席,毛泽东思想,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英雄气概。
4月23日当天凌晨,大雾弥漫,解放路上仿佛笼罩着一丝不祥。马路两旁的梧桐树遮天蔽日,阴沉的天空,似撕裂的破布,零零碎碎地镶嵌在繁枝茂叶之中,四周寂静异常,江州大地还没有完全从睡梦中苏醒过来,“红司”的队伍开始进发了。
“联指”在解放路上布置了三道防线,前两道为虚设。
第一防线的防务人员众多,长矛大刀木棍林立,红旗招展,但所谓的工事也只是木栅栏,铁丝网而已。
周舟高举冲锋枪,一声喝令,整条解放路上随之躁动起来。
“联指”人抖擞抖擞精神,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正南方向的“红司”队伍。
“红司”敢死队36人在周卫东的率领下,挥舞着大刀长矛高呼着口号,向“联指”阵地挺进。
“联指”人用手提喇叭呼喊起口号,擂起了战鼓,人声鼎沸,响彻云霄。他们指望能够用人多势众的气势遏制“红司”的进攻。
可是“红司”敢死队的人不管不顾,他们目不斜视,十八支长矛指向右前方,十八把大刀指向左前方,呈四排九路纵队,步伐统一,迈开正步,直指“联指”阵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