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格局决定结局
作者:白云      更新:2019-09-07 10:23      字数:3154
    大凉山喜德县乐武乡平均海拔都在2800米以上,属于凉山州连片的深度贫困地区。每年的国庆节以后到第二年的四月都是冬天,厚厚的大雪也许对于像西昌这样温暖如春的地方来说只是美境,而对于生活在高海拔的乐武乡人来却是一个冻到骨子里的寒冷。本来就贫瘠的土地,再遇上这种恶劣的气候更是对庄稼生长的一种灾难。除了成昆铁路钻山洞穿境而过之外,乐武乡的交通还是非常的困难。阿西伍惹的家在乐武乡的达洛村,这个村靠近成昆铁路的乐武火车站很近,走路只需要半个小时。“绿皮火车”每天过往的鸣叫声唤醒了封闭、落后、一直沉睡的彝族同胞,它满载着春天的信息,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来到了深山峡谷。为居住在高山上的老百姓提供了出行的便捷,更承载着彝族群众走出大山的美好愿望,发挥着独特的精准扶贫作用。阿西伍惹和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绿皮火车”,才让父母把他们送到了县城上学,假如没有“绿皮火车”,阿西伍惹和同学们要到县城来上学,可以说是希望渺茫。虽然父母的这种做法让人觉得有些不可理解。但老百姓因为有了“绿皮火车”长年在大山深处穿梭,让他们接受了更多的新鲜血液和新的思想观念;对孩子注重文化教育这种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也对脱贫攻坚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如果说交通相对发达一些的地方,人们的思想观念,经济状况都会随之而改变,脱贫攻坚的难度小的话,那么喜德县冕山镇小山村就是个例外。大凉山的“绿皮火车”在冕山镇也有一个车站,虽然小山村距离冕山镇火车站有近二十公里的路程。但越西县到西昌的公路却从小山村穿境而过,而且这条道路还是曾经的“南方丝绸之路”,在古时候就形成了要道。比起大凉山其他地方交通闭塞的乡村,小山村的交通确实算好的。只是因为小山村的土地实在是太贫瘠了,让小山村的人们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

    著名的思想家培根有一篇文章叫《谈读书》,其中有这么一段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所以从古到今,大多数人都一致认为读书很重要。读书可以使人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才干,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充实精神世界。“读万卷书”,是知识学问的博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先贤经验的结晶,是冷静可靠的朋友。所以从小学、中学、大学到参加工作,大家都一直在读书。既读课内书,又读课外书;既读专业书,又读修身书。越读越明白,知识就是力量,越读越清楚。“行万里路”,是实践经验的积累。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任何事物都有甘苦之分,只有尝试过才会知道;天下道路都有平坦坎坷之分,只有自己走过才会明白。只有经过实践才能得出对事物的正确认识。种过地,才知道种地的艰辛;做过工,才知道做工的劳苦;求过人,才知道求人的难堪;摔过跤,才知道摔打的痛楚。也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之后,人们才学会了分析和判断,并从中找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光“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那只能是纸上谈兵,想的很高,策划的很好,但一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往往处处碰壁。只“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那就更难成大事。尤其在现代社会,处处讲知识,样样要科技,一个“大老粗”怎么干得下去?所以“读万卷书”是我们所需要的,“行万里路”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只有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化为力量,书本才能变成财富。

    当年出生在小山村高寒山区的巴久尔铁,已经从书本上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对于书中描写的祖国大好河山到底是个什么样?巴久尔铁从来没有见识过,所以心里充满了向往。但巴久尔铁也深深明白,自己要走出小山村,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虽然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在沿海和经济发达的地区搞得热火朝天,人们纷纷跑到沿海地区去创业、打工。但地处内陆的四川盆地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是要吹得晚一些,人们的思想也比沿海地区人的思想要保守得多。除了很少的一部分人跑到沿海地区去淘金之外,大部分的人还是坚守自己的老本行过日子。而对于地处大凉山深处、交通和信息都相对闭塞的彝族同胞来说,更没有想到会去沿海地区发展。别说当时的巴久尔铁对于“打工”这时词语感到很陌生,就是很多汉族地区的人对“打工”这个词语也觉得非常的陌生。那时的农村人要想走出乡村、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三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招工、参军提干、考上大学分配工作。

    巴久尔铁喜欢读书,所以他觉得好好读书争取以后考上大学,那样自己就可以走出小山村去看外面的美丽世界。但巴久尔铁却没有想到计划没有变化快,虽然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到了中学毕业,但高中就要去县城上,费用非常高。而巴久尔铁家也因为实在是太贫穷,无力再借钱供巴久尔铁继续上学,况且他又是家里的老大,理所当然的应该为家里承担责任,所以便辍学回到了家里劳动。虽然当时的巴久尔铁也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生,但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彝族地区,巴久尔铁就是一个知识分子。同样是种土豆,巴久尔铁会利用学到的文化知识科学种植,他家种的土豆就比别人家的大,而且还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人。

    1986年,巴久尔铁的命运发生了第一次转变,有文化知识的他被提拔成了小山村的会计。自从当上了小山村的会计,经常便有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这才让巴久尔铁真正大开了眼界。人们常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外面乡村的土地不但平坦而且肥沃、物产丰富,田野里到处长满了各种茂盛的新鲜时令蔬菜、水果,很多蔬菜和水果、巴久尔铁别说品尝过,而且他根本都没有见过。省城——成都,对于巴久尔铁来说简直就像迷宫一样,可以说他曾经做过很多的美梦。但却从来没有做到人世间还有如此美丽的地方,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家乡是如此的贫穷和落后。这一切,对于一直久居深山的巴久尔铁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刺激。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到了结婚的年龄,巴久尔铁也顺利在当地结婚生子。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家为了控制人口的快速增长,制定了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子女。但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农村劳动力的实际情况,国家又制定了相关的政策:边远山区的农村,第一个是女孩子的夫妇,在孩子四岁以后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家庭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孩子,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农村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如果违反计划生育条例,将按照计划生育政策收取社会扶养费。国家收取社会扶养费的目的,就是提倡优生优育,杜绝超生现象。然而,彝族同胞是一个在山区发展延续到今天的民族,其生存环境非常艰苦。在和艰苦的生存条件作斗争的过程中,为了延续本民族自身、保持本民族的不断发展,在物质生产的发展极限约束下形成了其独特的延续手段:那就是“多生多育”“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而且重男轻女思想非常严重,生了再多的女孩都要想方设法生男孩,而且至少还要生两个,超生就成了彝族地区非常普遍的事情。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因为改革开放,土地已经承包到了户。本来彝族地区自然环境就差,又是高寒山区,可耕种的土地非常少。超生子女不但要交纳社会扶养费,还要增加人口吃饭,所以很多的家庭生活陷入贫困,哪里还顾得上让子女接受文化教育?这就为下一代子女的贫困埋下了隐患。

    有了文化和见识的巴久尔铁就完全不一样了,深处贫困地区的他已经知道这辈子自己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山外的美丽世界时时刻刻都在吸引着他,他不想自己的后代再跟自己一样因为没有学到更多的知识,而失去到外面看世界的竞争能力。因此,巴久尔铁决定把在自己的遗憾让后代去实现,让他们将来有本事走出小山村。所以他与当地的年轻人走了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那就是少生优生孩子;重在对孩子的文化教育,他觉得这才是改变贫困的唯一出路。后来,事实也证明了这一条路是走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