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与网络文学的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跟进
作者:张健      更新:2018-09-02 20:28      字数:3037
    一 数字出版与网络文学的兴盛与人才培养的断层

    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网络化、数字化的生存,正 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已成为社会 不可或缺的信息架构和基本配置。“互联网 +”更是成为一个时代的创新符号和发展神器。网络文学正是互联网 + 所成全的一种新兴的文学样态。它是顺应互联网发展的重要的人文资源,是凝聚亿万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窗口和价值载体,也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媒介。考察数字出版与网络文学的兴盛,约略有这样几点因由。

    ( 一 ) 文学嬗变的必然

    网络文学的发展是随着网络这一新兴传媒的诞 生、发展和兴盛而发展起来的。文学因了传媒方式 的变革而彰显出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口头文学到纸 质文学再到网络文学,这一清晰的发展脉络是一种 社会进步的反映,是合乎逻辑的必然选择。尤其是 当这种嬗变是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振 兴息息相关时,就更代表了一种不可逆的趋势。所以, 杭州师大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夏烈断言:“网络文学就是未来的主流文学,媒介的革命及其普及赋予了它这样的地位。”[1]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指出:“文学与网络的结合,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电子阅读的催生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的第36 次中国互联 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5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6.68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48.8%,半年共计新增网民 1894 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由 2014 年 12 月的 85.5% 提升至 88.9%。电子阅读的普及为各类原创网文提供了优质的孵化和发展平台,使网络文学网民也迅速激增。截止 2015 年 6 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 2.85 亿人,占网民总体的 42.6%,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 2.49 亿人,较 2014 年底增加 2282 万人,占手机网民的 42%。[2] 庞大的网民群体和网络文学用户的激增,必然催生网络文学的发展和兴盛。

    (三)受众选择的倒逼

    文学领域的受众喜好和选择是制导文学走向的 “风向标”。文学不是自拉自唱、自娱自乐的选项,它需要阅读受众的关注、捧场和喝彩。否则,就没有市场、出路和价值。当下随着传统文学的式微,网络文学成为一种强势崛起、受众更广的文学。由前数据可以看出,在我国多达 6.68 亿的网民中,有文学网民 2.85 亿。网络文学已成为供给人们数字化生存精神资源的主渠道。它以开放、便捷、交互、及时呈现的鲜明特征成为“网生族”的最爱,大批的拥趸者的追崇,昭示了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所在,必然倒逼网络文学成为占尽风情的新宠,其发展不可限量。

    (四)写手亲睐的助推

    一种文学式样的兴盛,必须有大量可供阅读和 消费的作品蓄势和拉抬。当下的网络写作因其写作 自由、推送容易的“低门槛”的优势而倍受写手们 亲睐。各网站的签约作者数以万计,发表途径的便 捷使文学进入全民狂欢的时代。全国政协常委、共 青团中央常务副书记贺军科在政协常委会分组讨论 中的表述是:“亿万‘网络土著’青年中正成长出一 支草根文艺创作大军。” 目前,数字出版、网络文学编辑、创意写作人 才奇缺。全国文学网站和数字化出版企业近百家, 但没有一家专门的人才培养单位,人才建设乏善可 陈,全行业每年人才缺口大约在 5000 人左右,与行业发展需求极不对称。

    二 数字出版与网络文学人才培养的探索与上路

    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教育必须跟进和担纲。 正如夏烈所言:“网络文学的登堂入室主要看它在高 等学校中被研究和被传授的可能。”这是切中肯綮的鹄的之言。网络文学倘若不能与教育联姻,没有人才跟进和支撑,那委实将岌岌乎殆哉。 2013 年 10 月,由中国作协指导、17K 网络文学网站发展成立了一所非学历教育的“网络文学大学”,莫言任名誉校长。这对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来说,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它使网络文学由自发式创作阶段,步入了“职业化”进程和系统培训轨道。但这种去学历化的公益性学校毕竟吸引力有限。2013 年 12 月 25 日,盛大文学和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宣布联合创办“国内首个网络文学本科专业”,使得网络文学写作的学历教育成为事实。首届招生名额只有 30 人,但已经吸引了 3000 名以上的考生前来面试,足见其需求火爆程度。还有 2014 年,北大中文系开始招收两年制的创意写作方向的专业硕士,更是将网络文学写作人才培养渐次带入“高大上” 境界。值得强调的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新媒体文学委员会秘书长、爱读文学网总编辑吴长青作为早期介入网络文学人才培养领域的推广人和践行者,不遗余力地推进这项工作,目前,北京智达三江网络教育科技公司已与三江学院、贺州学院、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签约合作开办“数字出版与网络文学编辑、写作”本专科专业,设点布局渐次展开,并亲历亲为撰写了教材《网络文学创作与研究概论》(河海大学出版社 2016 年出版),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这类短缺人才培养跟进和补位,我国的网络文学发展定会有可以期待的更好明天。

    三 专业开发与课程设置的跨界创新

    数字出版与网络文学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专业开发和课程设置予以保障。专业是学业的划分或课业 的集成,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定向与平台。目前,我 国一些高校已开出了数字出版与网络文学创意写作 专业、新媒体文学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网络 文学编辑与写作等专业,但这还很不够。因为网络 文学是一个多极化的概念,凡是以网络为介质的写 作、传播、互动、发行、盈利都隶属于广义的网络 文学范畴。这就要求专业的开发必须视野放开一点, 尽可能全口径对接和覆盖相关专业与能力培养。此 其一。其二,加强专业开发的预测性、前瞻性,缩 短人才培养的“异步差”。人才培养是具有滞后性的, 除了对新职业的呼应“慢半拍”外,还有培养周期的耽搁。这就要求专业开发要科学研判网络文学发展趋势,参照发达国家专业孽生、职业涌现的已然经验,要提前“卡位”布局,尽早启动未来人才培养的程序,缩短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过程之间存在的“时间差”。其三,专业开发应当对接网络文学衍生的文化产业链。作为大网络文学概念,决不局限于网络文学创作本身,它是一个关涉网络及其所衍生的其他文化产品的领域。包括场景作品、影视改编、生成艺术、动漫动画、游戏制作等高度相关的文化产业链。 专业开发是搭平台的,课程实施才是人才培养 的关键环节。数字出版与网络文学及相关专业都是 基于互联网 + 的跨界的新兴专业。如“网络文学编 辑与写作”专业,是网络与文学的跨界、技术与人 文的整合、编辑与写作的集成,培养的都是复合型 跨界的人才。因而在课程设置上,一要重视课程门 类的整合,尽可能覆盖能力培养的边界。如“网络文学编辑与写作”专业,可开设编辑学理论与实务、网络编务技术、基础写作学、应用文写作、创新思维概论、市场营销学、广告学、大众传播学、心理学、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等课程。二要重视核心主干课程的学习。如上述专业中的编辑学理论与实务、网络编务技术、基础写作学、创新思维概论、市场营销学、大众传播学均属于这样的核心课程,只有认真学好,才能具备专业所必备的核心关键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三要用“做中学”的方法,培养网文编辑写作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网络文学的编辑与写作属于“应用型”学科,培养这类人才不能靠理论上的灌输,而要重视实践应用的历练,即必须重视“做中学”、“学中做”。

    参考文献

    [1] 夏烈 . 网络文学发展的大趋势[N]. 光明日报,2014-08-15.

    [2] 包晓光 .网络文学应为书香社会传递正能量 [N].中国教育报, 2016-09-08.

    [3] 葛红兵,高尔雅,徐毅成 . 从创意写作学角度重新定义文学的 本质——文学创意本质论及其产业化问题 [J].当代文坛,2016 (4):12-18.

    作者简介:张健,男,山东郯城人,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

    来源:《教育现代化》2016 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