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道长启迪
作者:
牛竣 更新:2017-04-07 20:59 字数:12343
安知道没指望了,却没有哭泣,而是字字落地有声地说,我等你!不论多少年我等你!记住我的手机号码,拿好我给你的手机!最后,她大声地说,我等你!!元,你听明白了,我等你到永远!
元看着她无比坚毅的神色,庄重地点了点头,然后快步走去。
明亮的月光下,还是在一阵阵扑鼻的丁香花香中,元回头看到,安倚在那棵丁香花树上嘤嘤有声地哭着。元擦了把泪水,飞快跑去。
元到了非洲,找到了叔叔。叔叔说,想找到工作,得先学会斯瓦希里语(kiswahili),因为斯瓦希里语属于班图语族,是非洲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元很聪明,他不愧具有超强的大脑,加上生活所迫,他必须快些攻下这种语言。一年下来,他就基本掌握了斯瓦西里语,还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在一家民办大学当讲师。最为重要的,是这所大学的图书都收藏并集中在大楼地下的最深处。他发现这些书架上的书籍大多是人类文化智慧结晶的精品。他就猜想到,这位大学的校长肯定是位有远见卓识的校长,假如战争摧毁了大楼,这些书籍也会完好无损。而保护好书籍,就是保护好了人类几千年来的文明。这位校长真了不起啊!更了不起的是,这里的电、水都是从地下另一处引来的,因此即使大楼被炸塌照明也没半点问题,还有自来水,还存放了较多的压缩类的食物。这位校长早在盖这座大楼前就高瞻远瞩地做好了人类未来战争摧毁性的准备,就是这里只剩下几个人,人类的文明智慧照样会往下延续。这多伟大啊!
元到这里,就像到了他盼望已久的书籍宝藏地。他贪婪地读书。他忘记了安的嘱咐。刚到时,他还看看手机,看到安发来的爱意融融的话语,他感到无比温暖无比甜蜜也涌上了无比的思念。他们用手机传递着爱情、传递着**的情感。但他感到很分散精力,常常因为思念而不能眠,这很折磨人,很影响他向选择的信念进取……于是,那一夜,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他决定将手机关闭,但会好好保存这个手机。他想,真是缘分,百年后也会是夫妻!现在,安,亲爱的安对不起你了,为了人类的明天,请你谅解了!于是,他把这个意思编成短信发送给安,然后他关了这个手机,用绸缎包好,放进一个很精美的盒子里,又把这个盒子放进密码箱里,还立正站好,向着密码箱鞠了三个躬。
从此,他的身心都进了这个图书馆。他急于要找到的是能拯救地球挽救人类的书,而不是爱情。从这时起,爱情被他完全忘记到脑后了!他把希望寄托在那些神话类的书籍上,想从这里找到启发。恰恰,这里拥有世界上很多的神话类书籍。
他发现了世界上许多民族一些神书里的记载:埃及神话里有一部叫魔法的书,该书说,读懂了这部书就具有了神的能力;苏美尔的神话中有《天命书简》,在巴比伦神话中称此书叫“命运之书版”,拿到这部书就可以统治诸神和万物。他就拼命读这些书。他在这些那些魔法中游离了好久,又在这些那些命运的神解中幻想了许久,都没能找到最终使全人类大同的最高智慧的书!
他不死心,再找。终于在非洲的斯瓦西里神话中找到了提示。斯瓦西里神话中说:“天书”是用符号写成的,谁读懂此书,就可以破译宇宙中的所有奥秘,从而实现世界大同……可是,这“天书”上哪里去找呢?他翻遍了这里的所有藏书,也没找到这本画成符号的天书在哪里!他万分焦急,他不能老是呆在这里……他躺在那里不停地想啊想啊……
他突然想起了在废墟中大脑里展现的“八卦”——八卦!八卦!八卦不就是符号吗!对呀!是呀!斯瓦西里神话中说“天书是用符号写成的”,那么《易经》恰恰是符号啊!对啊!自己在恍恍惚惚中不是有那么多圣贤式的人物在提示自己用《易经》拯救人类吗!符号——《易经》——符号!对啊!是啊!!他一下子跳了起来!
他立即查看相关资料,发现在对《易经》的描述中说,《易经》中藏着大秘密:宇宙天地的基本法则,人们生与死、灵与肉的最高解答,人类的过去、现在的命运安排,人类未来的走向,还含有亟待人们去探索发现的无穷无尽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这不就是说,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易经》就是一部天书吗!
他好不容易在这个偌大的藏馆里找到了一本译本的《易经》,并去请教那位翻译家。
翻译家很直率地说,我翻译的这个译本,其实很难准确地表达原著的意思,一是语言的差异,一是这《易经》里的学问太深奥了,太多的问题我真的很难弄明白,只能照着字义翻译个大概。你真想学的话,我建议你应该去学原著。之所以建议你学原著,因为自古至今,研究这方面的人太多了。我在翻译这本书之前,曾经请高人指导过。这位高人说,《四库全书提要》把易经研习流派分为两大类:象数派和义理派。象数派又分占卜、禨(ji)祥、图书三宗。商瞿、梁丘贺等人主要进行占卜;孟喜、京房属于禨祥宗,主要谈灾论变、预言吉凶;宋朝以来,又产生了华山老道陈抟老祖为其代表的图书宗。义理派又分老庄、儒理、史事三宗。还有很多流派。你要去学这一些,那就太费劲。不如专心攻《易经》的原著,即使如此,不专心地去学他个十几年以上,不仅学不到真经真谛,还会走进迷糊阵,越学越糊涂。
这位翻译家最后建议他要学,先从了解古观名庵里的文化入手,然后就攻读原著。因为,这么多宗派,这么多著作,都是后人研究的,万一其中有错,就都跟着错了。
元从这位翻译家口中领略了学《易经》的难度之大,从而也知道了《易经》的学问,不,是神智的含量是任何著作没法比拟的!越是这样,元越下定决心,哪怕走遍世界也要专心致志地把《易经》的真谛学到手。
他身兼数职地拼命工作赚钱,又向叔叔借了一笔钱,考察了非洲之后就告别了非洲,踏上了一片又一片具有神力的土地,开始了他新的学习生涯。
他去请教过大易学家和易学教授,并进大学进修易经。他从这些请教学习中打下了学习《易经》的基础知识。然后他去拜访古观名庵。
他拜访这些名胜的结果是,除了对道教文化进一步的了解,对“太上老君”的老子的敬仰上了一个高度、对《道德经》的理解也更深入一层外,还是没法搞明白易经的奥秘究竟在哪里。
那日,踏路东行,到达海边的一座山。据说这座山上的道观也很闻名。已是晚上了,他来到了附近一个山村。他发现这个小山村不像是现代的村庄,而是复古了一般,到处弥漫着古老的气氛:有马车,独轮车,自行车,竹篮,竹篓,洗衣的棒槌……村下面那条主要道路是沙土路……原来是这里的人受够了“高科技”的快节奏和污染,尽力在保持山村的本色面貌,保护这里的绿色环境……他觉得很有趣味,就在山村的小旅馆住下来。
山村挺富足。凡是不开车者,免费提供自行车,还提供马车。
他要了一辆自行车。他还没骑过自行车,山村的人就教他。好在这些自行车都很先进,用不了一个小时,他就学会了。他在村小学的操场上骑了几圈,觉得已经很熟练了,就骑上了那条沙土大路。
这是春季中午11时多点,那一条铺满沙粒的大道在中天的阳光下明晃晃的。大路尽管是依山而转,但平坦。好奇加刚学会骑车的乐趣,使他骑得飞快。他从北往西北而骑,边骑边看着两边的山海风光,还带着录像机、照相机、望远镜、水壶,不时停下来录像照相,因为他要观察世界万物,扑捉万象进入易学卦面,同时美在其中,好不快活。
迎面有俩游客赶着两匹枣红大马拉着的大车飞奔而来,看样是从南往西北而来,也是因为腻歪了城市的喧嚣,坐在这乡土味很浓的马车上,享受着赶车的乐趣。车上的两个人还喝着酒呢,大约是好不容易摆脱了严禁酒后驾车的约束吧,加上坐在马车上看着两边的山海景观,其乐悠悠,也有些忘乎所以。
那大道其实不窄的,三辆马车并行没问题。元骑着车从马车旁飞过去也绝对不是问题。可是奇怪的是,当他转到山的西北面时,好像有什么东西吸引,疾蹄飞奔的两匹大马拉着马车飞驰而来——就在元与马车交会的一刹那,元不知怎的就连人带车钻到马车下面去了!
赶马车的两个人大惊,慌忙勒马下车。看时,见那自行车已折叠变形,人却躺在那里安然无恙。两个赶紧去拉他起来,要送他去医院。他拍撒拍撒屁股,说,没事,没事。两人还是不放心,一定拉他去医院做了检查,除了屁股处跌出了一块青,其余毫发未损。
俩人好不纳闷儿。但按规定赔偿了自行车,还一再要留下些钱,以防他身体哪里需要治疗时用。元坚辞不受。
他觉得是在做梦,恍恍惚惚的,一直觉得这事儿他在哪年哪月发生过,而且好像记忆得那么清晰。他想再尝试这种记忆。第二天他又要了辆自行车,再次骑到那沙土路上,仍然将车骑得飞快,方向也一样,那么期望有辆马车飞奔而来,他再次钻进马车底下去,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没有马车迎面而来。骑着骑着就到了他要去拜访的下清宫。他见到了道长。在这样的年代里,道长居然是鹤发童颜白须飘荡。这实在不多见了。他在其它道观宫名庵里从没见过,因为现在的道士早已被时代的气息熏陶成了白脸膏面、肥胖臃肿。
道长领他去拜谒各观各宫,还领他去拜谒“汉柏凌霄”,给他讲述了汉柏凌霄的故事:太上老君(老子)有意要他的道家们在这里建道宫,就于汉代时在这里栽种了柏树,并派一条龙来为这棵汉柏浇水。可是后来的一个道长归天后,又派来一条龙给这棵树浇水,结果这二龙治水,导致旱涝不均。太上老君看了,就把自己的龙收回,这条龙就变成了攀附在树上的那棵“凌霄”了。
元说,老子道高忍让,不与人争,是至柔。正像他的《道德经》里说的那样,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穿透天下最坚硬的东西,即“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道长说,正是。道法自然之水。
元说,老子对水很崇拜,多次借水阐述道与德,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争”,“夫唯不争,故无尤,处众之所恶”“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等,都是借水之质来论述他的道德观。
道长说,是啊,妙哉!
元说,老子取之于《易经》而发挥而创造了《道德经》,在《道德经》里处处可见。像“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是来自《易经》的“损、益”二卦,可以由此断定,《易经》也是道家文化的总源泉、发祥地……
两人说着说着就回到了宿地的正堂。道长见他对《道德经》背诵如流,并对《道德经》另有图解,甚为快活,泡上最好的“泉心茶”,与他大开话题。清茶三杯后,元说了昨日午时的遇险经历,并请教:请问,按《易经》来说,是为何呢?
道长说,两个男人赶着两匹红马拉的马车,在午时从南往西北而行;你呢,在午时,骑着自行车自北往西北而行,如果排成卦,该是什么呢?除“按时间排卦”可取先天外,其余你可以按《周易》简单排卦,方法:按象取卦、按数取卦、按时取卦、按方位取卦、按字取卦、按声音取卦。也可以把这几种取卦法都用来一试,看看所得的结果是否一致。
元就先按象排卦:两个强壮男人赶车为乾,红马也为乾。我骑车,我也是个强壮男人,车为乾金,也应为“乾”;得两个乾卦相遇。
按数取卦:两匹马两个人一辆车一支马鞭得数“六”,六为乾卦;一个人一辆车一个录像机一个照相机一个望远镜一把水壶,也得数六,也为乾卦。也是两个乾卦相遇。
按时取卦:都是午时,按道长吩咐以先天八卦计,乾为午时,无疑是两个乾卦相遇。
按方位取卦:马车与自行车在山的西北侧相遇,是两个乾卦在乾位相遇。
按字取卦有点麻烦:马车马鞭两男两马,得数78除以8得9余6,6为乾;一人一车录像机照相机望远镜水壶,得数158除以8得89余6,也是乾卦。又是两个乾卦相遇!
按声音取卦:二声为乾,乾正好是二声,还是两个乾卦相遇!
六种取卦方法得到的结果完全一致!元颇为惊奇。一为道长好像事先算好了一样惊奇,二为结果如此一致惊奇,三为易经真的神奇无比惊奇!
元惊奇之余,请教道长,我刚刚才说了这段奇遇的,道长何以知此结果啊?再说,我很纳闷哪,两匹马拉车,我骑着车是怎样钻到马车下面的?我为何钻到马车下毫发未损呢?
道长笑着说,如果我没说错的话,过一会儿,那两个赶马车的人会给你打电话。
我没留给他们电话号码。
但他们知道你的名字,你去医院检查时必须填写名字。他们在小旅馆里一查就知道了。
这倒是。但找我干嘛呢?都检查了,该赔偿的他们都赔偿了——话未完,电话果然响了起来。
喂,元先生您好!我们是赶马车玩的那两个人。刚才去您的房间找您,您不在。我们有事,就要乘飞机离开了。我们担心隐伏在您身体内的、医院没检查出来的后遗症,特地给您准备了点钱,想送给你。钱我们放到你的房间里了。不多,也就一万元。但我们身上带的钱也不多了。如果真有伤没检查出来,钱不够的话,这就是我的电话,可随时联系我……
元很感动。元是用免提听的,道长自然也听到了。
道长笑吟吟地说,现在我们来推理吧。道长往壶中添了水,又往两个杯中添了水,微微笑着,端起那杯茶喝了几口,说,我们先按公安破案的方法来推理:当你看到奔驰而来的马车时,你被两匹雄壮的马吸引了。就在两马奔驰中偶尔分开的距离大一些的一刹那,你冲进了两马中间,两马惊吓地跳起来,将马车拉高了,你才连车带人钻进了马车下。你在惊慌中松开了把住自行车的手,自行车先行到达马车下,你是顺着自行车前行顺势滚下了自行车,倒在了自行车旁,自行车给你撑起了马车,所以自行车被撞坏了,你躲过了这一劫。你看这个推理有没有道理合不合乎逻辑?
似乎有道理也似乎合乎逻辑。
其实差异!道长说,如果你把每个细节再仔细分析,就会觉得疑问百出。比如,你比车高,如果你先落下自行车,马蹄会不会踏着你?这里那里会不会碰着你,这是在两马拉一车的激烈运动中,你又怎会滚入马车内?假如你没先掉于自行车下,那么你比车高,就是马跳起来比自行车高,自行车能进入马车下面,你比自行车高得多,即使趴在自行车上,敢担保就能进入马车下面吗?如果不能进入,单单被马车撞了那一下,你也不死必昏。你就这样分析下去看看,是不是疑问很多?世界上很多事都是这样,听起来很有道理很合乎逻辑,但实际上绝不是那么回事。
请问,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经常说的神明,冥冥中很多不可知的事,很奇怪的莫名其妙的事,都是气场在发力,都是气场起的作用!
气场?
是啊!道长说,你想想,如果换成其他人,时间地点情景都一样,也会有如此的结果吗?
是呀,我也正想问这个问题。
道长问,这两个人好吧?
好啊,太好了!搁在道德低下的人身上,撞了人,人没问题,早就拔腿溜了,躲还躲不及呢!道德高一点的人,也会认为,都检查了,都赔偿了,既然没什么问题了,就不会再负责了。只有这种道德极其高尚的人,才会如此关心他人胜于关心自己而如此负责啊!
道长说,是啊!那么你是什么人呢?你从不计较得失祸福,你已经将自己的一切都置之度外,你的胸怀是要拯救人类,你的道德高不高尚呢?岂止是高尚呢?老子说:“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我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刚才你六法所测乾乾相遇,是乾乾相冲又相护,将灾难危险冲开去而护佑着你,你就活下来;乾为天,是天在保护你啊!这个“天”其实就是你自己!你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且一直从善如流,这不就是天道吗!所以是你自己救了你自己,你强大的善良正义的气场在那一刻发挥了作用,救了你。如果换成别人,恐怕不是这方面就是那方面有问题,比如带的东西不一样,数据就不一样等,无法六次排卦都排成乾乾相遇卦。再则,大的事物都有大的卦象,六法排卦都是乾,这是大卦象,而且是吉利的大卦象!原因就是你和那两个人,都是厚德触天之人,天必护之。这个“天必护之”,就是你的气场、那两个人的气场在相遇的一霎那,天(时空)地(方位)的气场在两个正义气场中巧合成一股力量,顺理成章地帮助了你们。这看来神秘莫测,想来更神秘莫测的事,其实一点也不神秘,是正气的物理性能组合产生的必然作用力!换成别人,或伤或亡就不一定了。明白了吧?
元点点头,问,那么,那两个人还有我属于什么气场?与气场有何关系呢?
道长捋了捋白白的胡须,说,气场是根据人的思想品德行为的不同形成的。不同的人就会形成不同的气场。气是形成万物之根元!这个“根元”,不是“根源”,一字之差,天地之差。关于“根元”,你以后会破解的,比我破解的要深得多。就这件事而言,你们都属厚德之人,你们身上所拥有的气场都是“正”的气场!天贯通正的气场,天不正地复存在?地法天嘛!地发扬并伸展天的正的气场,地不正,人复存在?人法地嘛!同样,人不正,天地之正能容你吗?人法地嘛,对不对?
对。太精妙了!
道长呵呵笑了笑,说,那么,你们正的德行,日积月累成正的气场,与天地之正形成“天地人三才之生合补益扶持”,也就是三个正的气场会怎样呢?是不是会互相生合、互相补益、互相帮助?会!肯定的!比如,按规定,在家庭中,父亲是天,母亲是地,你在中间,父子母,这也是三才,父母都好,儿子也好,这个家庭会不会好呢?会好。为什么呢?都具备厚德的人,天长日久形成了习惯,乐于助人乐于帮人,那么得到的帮助也自然就多,这不就是正帮正,越帮越正么!天长日久,这种正之气,就会凝聚成场。因此,正气的气场就是日积月累天长日久的积累,达到一定的厚度后凝聚而成的。大正有大的正的气场,小正有小的正的气场;邪恶会形成邪恶的气场,为什么说,邪恶成“性”,不可救药呢?就是说,不是一次两次的邪恶,而是天长日久已经形成了气场,这个“性”,在这里就是气场。人们在取名时,都讲究什么三才五格互相生合补益,也是源于此。
元屏息凝神地听着,连大气都不喘一声。
道长接着说,为什么我们常讲要有“正气”,总是把“正”和“气”连在一起呢,就是因为气是形成万物的根元,而正气是天地的道,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客观存在。神明,就是这个天地之正气的气场!所谓头顶三尺有神明,就是天地的正气气场的这个神明,像标杆一样立在天地之间,你正他看到了,你歪歪他也测出来了,那么天地之正气的气场必然按照正、恶的不同,来左右着万物尤其是左右着人。这才是,你所经历的这段奇遇的最好答案。因此我常对来进香的施主说:你们平日里多为他人着想,多行善事,就是烧了最高的香。平时你们不积德,你们烧的稥再多,也不会得到保佑,因为你自己的行为都暴露在天地间。假如你总是特别自私,从不考虑别人的得失感受,哪路神也不会保佑你更不会给你福。比如,有个小区紧挨大门外的荷花池塘里有尊菩萨,进小区就得经过一座小桥,有荷花池吗,不建桥怎么进小区。但不知什么时候,有人在小桥上设了个大香炉搞了个大案桌,居然在那里烧香磕头,搞得在小区居住的人进小区就得被烟熏火燎地呛,小区里的人十分反感。那么这些为了自己祈福,不管影响不影响在小区居住的人们,就不会得到菩萨的保佑!菩萨绝不会保佑这样的人!所以我说,人们平时多烧善良之“香”比到庙里寺里烧十万百万块钱的香都管用!因为你们来仅仅是为了自己祈福,不管别人。所以,没用。要想得到天地的保佑,你自己就得是“天地”,起码得是“天地”的子孙。你们看看天地无私地付出了那么多,他们向人类索取过什么、计较过什么吗?
元激动地站起来,连连向道长作揖施礼。道长也忙站起来,拉起他的手说,元先生,我在这里等你多年了。
等我多年了?道长早知道我要来?
不是你来,也是你这样的一个人来。反正这个战争频发的乱世是要有高人来救的。你正是我要等的人啊,早盼着和你切磋呢!所以不必客气。请坐,请坐。
坐定后,元正要问什么,道长摆摆手说,我知道你还想知道更精妙的原因。其实也不复杂,你已进道。
我已进道?元惊讶地说,我没感觉到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长评价太大了吧,实在是不敢,不敢。
无以为有德才有德,无以为进道才得道。道长说,你其实已经打开了天目。人说高人还有天目,天目在哪?一般人说人有三只眼,第三只眼打开了就打开了天目,打开天目的人才能有天才学易经。其实差矣!不仅是胡编乱造,而且是误人子弟!所谓“天目”就是德厚够着了道,天法道,够着了道不就是够着了天吗,你连天都能看清楚了,不就是打开了天目吗?你万念俱灭一心要消灭战争挽救人类,这不就是万念归“一”吗,一就是道啊!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一、万念归一(归道),难道不是吗?所以你的天目已经打开。据你所言所思分析,你钻研易学也有十几年了吧?还要继续深入研究,你可以去研究你想研究的一切问题,估计,当你研究到二十年左右的时候,你的身心就和易经融为一体了,身心能在易经中畅游了,研究什么不可以呢?但你要谨记研究时最关紧要的是“道法自然”!
哦,请道长讲讲,道法自然的深层含义。
你看天色已晚了,我们吃饭吧。
道长设隆重斋宴款待。元从来没吃过做的这么好的豆腐、这么多花样品种的鸡蛋炒菜、这么好的山菜,像什么“拳头菜”“山蚂蚱菜”“山参桔梗”……边吃边聊不觉到了深夜。道长好心挽留,元也不推辞,他想在这里多住些日子。走了世界这么多地方,好不容易碰到了终身修道而具有大道的道长,他哪肯轻易离开。
他在一间道房里下榻。
这道房看来好久没住人了。屋顶也没加顶棚,梁檩都看得清清楚楚。虽说屋舍也干净,但土地土炕,铺的是席子,盖的是有补丁的被子,在现时的这个世界上已经绝迹了,像回到了21世纪初期,那些贫穷落后地区的农村。
元脑子里尽是今天道长给与的那些玄妙精华,忙着消化,尽管觉得这里简陋的有点过,但对艰苦绝没放在心上。待把那些玄妙基本弄明白了,他便睡了过去。
可是他很快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他在那棵“汉柏凌霄”处拜谒,拜着拜着,就出来了很多人和他聊天,道长介绍过的历代道长都来了:唐代李玄哲、宋代刘若拙、甄其真、元代邱处机、明代徐复阳……后来连战国时期有名的阴阳家邹衍也请来了。邹衍很有意思,愿意到各国游历。因为各国对他都很尊重。原来,这邹衍的名气可大了,比当时的孟子名气大多了。他跟着邹衍去魏国,魏国国君梁惠王带领大员出十里之外迎接。天还下着小雨呢。梁惠王冒雨迎接,这情义这礼节够让人感动的。邹衍说,大王何至于行这般大礼啊,我以什么来回报呢?梁惠王说,邹大人啊,你给送甘露来了,你送来好主意,就像这小雨是甘露啊。这就是最大的回报。邹衍说,大王未闻先知,真是圣君啊。我真有好主意给你,就是你今后用人要用精通易学的人。梁惠王不知道什么是易学,就懵着问,就是精通易经的人吧?邹衍说,通常说的《易经》是《周易》,易学必须将伏羲供奉在先,伏羲的太极两仪八卦符号是宇宙的总秘码,奥秘就在那里面。然后凡是和易有关联的都得精通。梁惠王说,人生苦短,哪能学那么多啊?邹衍说,取其精华,人生就不短了。梁惠王笑起来,说邹衍这张嘴,当然是因为太有才了这张嘴才太厉害了。两个哈哈笑起来。梁惠王拉着邹衍的手,别提有多么亲了。那天恰恰碰上孟子带领他的学生去,梁惠王居然一点也看不起孟子地说,老头,你来找我干什么?没看我正和邹大人在商讨国家大事吗?你走吧。
元很纳闷,梁惠王怎么这样对待一个圣人呢!孟子呀!了不得呀!
梁惠王不理睬孟子,却大摆宴席盛情款待邹衍。宴席上。大王频频向邹衍请教有利于国事的大计。邹衍最后说了一句话,语惊四座。他说,大王啊,你别看现在战国纷乱,最后都将归于一起。你知道天下有多大吗?天下有九大洲,其中之一是我们神洲。
元很惊讶,邹衍很厉害,尽管现在地球分为七大洲四大洋,但那时他把地球分为九大洲,神洲也是他分出来的,很了不起啊!他怎么知道的?他走遍了地球了吗?不可能的!真神人啊!
邹衍说,别看现在七国战乱,过不了多久,就会归一了。所以,你治国归治国,谁来归一,那是天数。比如说,大王你之后的王会像你这么圣明吗?别说这小小的神洲土地上的七国,就是九大洲这么大的天下再过两千六七百年,也得归一。易经上早就说了,人类的未来是实现大联合的大同。
两千六七百年?现在是公元前,也就是到两千一二百年天下归一吗?元听了这话,无比震惊。因为他就是处在两千一二百年间嘛!再说,大联合的大同是啥意思呢?这个邹衍,是不是酒后说醉话?
邹衍对他说,元,你来,你跟着我来。他跟着邹衍行走于宇宙的阴阳变化中,看到天地在即离即合、男女在即离即合、明暗在不停变化、寒暑在不停变化、一切都在不停地变化……邹衍指着一处闪闪发光的地方说,那里的阴阳变化很快,我们去看看。走近了,他什么也看不出来。邹衍却说,不得了啊,你看这里水汽弥漫,透过水汽能看到大水滚滚,问,水本来就这样吗?
是呀。
错矣!你再往里看,水之前是什么呢?
元摇摇头,说,无什么,看不到。
是气呀!对吧?气你能看到吗?
对,是气。水蒸气、飘荡的水气能看到,其他的气看不到。
是什么形成的这些气呢?
不知道。
对,回去,把这些“不知道”研究出来。因为世间万物都有他独自的气场。研究出了这些“不知道”,这些“无”,你就会发现这些形成事物的气场是什么了。记住“气场”两个字!那时,你就会按照易经的原理,看破了天机、把握住了玄机、找准了时机。邹衍说罢,又领着他往前飞,好像飞向了万古,啊呀,那是叫人吗,一群群浑身毛茸茸的动物在掷石头砸动物,然后下口咬开动物的皮,吸吮动物的血啃吃动物的肉……后来这些动物身上披着毛皮了,各种各样的动物的皮,开始把动物煮熟了吃了,看到一个披着鹿皮的人坐在那里不停地画,画着画着出来了八卦,是伏羲啊!元大惊!赶紧去拜谒伏羲,想看清伏羲的面容,可是邹衍又拖着他往前飞,看到一个披头散发的老头在吃屎橛子,他怎么能吃下去啊!可是人家吃的喷香喷香,边吃边在地上画什么,掰着指头算什么,原来是周文王在狱中装疯卖傻编周易啊!他赶紧跪下去,可周文王刷地不见了。邹衍拉着他又往前飞,老子孔子鬼谷子……直到宋代的邵康节、明代的刘伯温……再到后来的被称为神人的*****……邹衍说了一句话:元,你看明白了吗?你看,*****没有遵循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家,而是取百家之长。你看,*****的统一战线、人民战争理念,不就是对鬼谷子的合纵之术的发展而创新出来的吗?所以,元,你听着,时代与时代不同,易道之术贵在发展创新!墨守陈规原说,不能推陈出新,世界大统一不可能!元,你要牢牢记住:贵在创新啊!邹燕说完不再话语,继续带着他往前飞,飞,黝黑黝黑的,越来越黑……刷的一下,邹衍不见了。
他醒了。
小道士已来请他去吃早饭。
元本来想和道长说说这个梦的,可是道长好像不愿意听,道长一个劲在给他说“道法自然”。他只好洗耳恭听。
道长说,对道法自然,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在单方面用它的哲学价值,这是我们大谬了学问,起码丢掉了宝贵的一半学问而贻误了神智,太对不起我们的圣贤、我们的老祖宗!比如,我们都知道阴阳两极在同一物体上对立统一的原理。而我们的易经里,除去乾坤两个祖宗卦,每一卦里都是阴阳对立统一,也就是说,都是阴阳对立统一在同一卦面上!《易经》里到处都在体现的这一原理,我们只将其用在了哲学上,根本不去想它的自然科学价值,是人家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电(电的正负两极恰恰就是阴阳两极),及其与电有关的发动机等大量发明,从而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一次大革命——这本来应该属于我们才能做出的贡献,却被人家做出来了!
道长嗟叹了一会儿,又举例说,我们再看看二进制,这是易经数理学的根本法则,人家根据这一法则,发明了计算机,即使他们不是从易经上学到的,也证明我们的计算机原理在五千多年以前甚至更远的古代就诞生了。正因为有了计算机,导致了世界科学发生了质的飞跃,这是继电的发明后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科技大革命。两次大的科技大革命都被人家抢了去,我们空有天书易经却总处在跟着人家跑的落后中,这是多么可惜的啊!想想这些,我真觉得祖宗在笑话我们,我们空活在人间,我们愧对祖宗啊!接着,道长又例举了很多卦中所包含的自然科学价值。然后说,所以啊,不管是谁,要是真得到了易经的真谛,一定得花气力按照易经的指导去攻破大量的自然科学奥秘。我建议你,多和科学家联系,多与他们交朋友,你之长,他之长结合起来共同研究,就会越加发现易经伟大在哪里了。孩子,多去接触物事,在物事的引领下——从研究这些各种各样的尤其是怪异的物事中,启发提高自己吧!道长还言犹未尽、语重心长地说,挖掘出易经中的更宝贵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先于世界,造福于人类,孩子,靠你们了!
元把这些牢牢记在心中。见道长不再言语,来了说话的机会,就把昨夜的梦全盘托出。道长捋须微笑,片刻后,说,我刚入道时也是睡在那个房子里。后来知道,那个房子是历代道长所居。我不敢去住了。我的前任道长说,你与众不同,去吧,有益无害,有补无损,有进无退,有得无失,只是耗费心力。而真心修道,不耗费心力焉能得道,好好珍惜吧!我去了,真的受益匪浅。
元明白了道长的良苦用心,请教梦里的事情究竟要启发他什么?道长说,很明白了,历代道长们在协助你啊,请出邹衍来启发你。而邹衍是说,我在你们这些后生眼里虽然不如老子孔子孟子出名,但在我们那个时代,我的名气最大。意思教你重视他后面的话。邹衍带你所去之处,都幽深莫测,其实在告诉你,无数个阴阳变化结果的“之前之前”是什么样子,再向你解释庄子的“无无无”的含义。此梦中人,都是我们在白日里所议之人,历届道长我向你介绍过,邹衍的阴阳术我向你讲过。日有所思所议所及,夜就有可能所梦。因为很多信息都存储在你的大脑里,这些被存储的信息不知舍时就会蹦出来,有时直接地蹦,有时物事、时空交叉地蹦,在你的梦中活灵活现。梦,有真有假,有虚有幻,但看你怎么理解能否受启发。何况,那里是各届道长所居之所,你知道,所有的道长归天都不在居所里。所以那里只存正阳之气。既然是历代道长们的正阳之气所聚,有益无害,为何不居?
道长停下一会儿,好像有点气促,却又说,我的那些书都归你了,今天,已派人将书送到你住的小旅馆里了。
元赶紧施礼谢恩。然后又问,邹衍所言从那时(战国时代)经过两千六七百年——
你自己算吧。道长这次打断了元的话,仿佛有什么天机不该泄露。道长又说,很多事情自己悟吧。悟道,悟道,悟到深处,悟到妙处,自然就得道。
元深怀感激。一上午又过去了。午饭后,道长吩咐将住持找来(道长已不再担任住持)。这位住持是他选拔培养的接班人。道长和住持到耳房里说了些什么。不久来了一群道士,一同随他上山。元和道长走在最前,他发现道长不时停下歇息,也有些气促,多次去搀扶,都被道长拒绝。元随道长来到一座山上。元见这山,顶圆体匀,挺拔而不失谦虚,谦卑而不失雄伟,树木茂密不失疏密有致,左面山泉淙淙不失缓急节奏,右面山路弯曲不失平坦易行,而且,山后有山,后山巍峨俊秀,比这山略高;前面是大海,此时正波澜不惊,大海成弯弧形绕山多半圈。海上正对着这里有个岛屿,海中的岛屿也清秀无比。这分明是找遍天下都很难找到的绝佳风水宝地啊!元心里隐隐有些不安,心想,道长带这么多道士、还领我到这里做什么呢?
登上山顶,道长给他指指这里,又指指那里,说,你看天地之间处处有精妙,而想看出这些精妙,并想使用这些精妙的人,不抓紧每一分鈡去钻研是不行的。
元明白,道长是要叫他赶紧去研究了。他本想在这里多和道长请教几个月乃至几年,看来道长要他去完成使命的心情比他还急。他只好说,这两天太烦劳道长了。不过,道长,我有什么疑难,可以随时来求教于您吗?。
道长笑而不答,左手伸出一指,右手伸开五指,然后将右手握成拳头,右手再伸出食指横在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