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人性中的虚伪与软弱 ——芥川龙之介作品《鼻子》浅评
作者:陶然      更新:2017-03-14 14:47      字数:2437
    《鼻子》是芥川龙之介的成名作,发表于1916年。夏目漱石曾给予该作高度评价—— “像《鼻子》那样的作品从现在起推出二三十篇的话,他将成为文坛无与伦比的作家。”芥川也确实做到了,在他短暂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近一百五十篇小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芥川文学奖”是日本文坛的最高荣誉,激励着无数新人踏上文学的征程。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以排除德国在中国的影响为由,入侵中国。战争中军火工业飞速发展,贸易额日益增长,农业产量激增;与此同时,物价飞涨,工人、农民的生活困苦不堪。大正初期,以护宪运动为起点的政党政治兴起,社会思潮方面,民主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中产阶级和知识阶层扩大,尤其是工人、农民运动方兴未艾。但是在人们的思想领域,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越来越显露出来,人与人之间的自私与冷酷、与人为恶的社会人心理成为当时日本社会的一大问题。社会矛盾尖锐,资本主义的虚伪本质和社会弊端充分暴露,整个日本社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1]

    芥川龙之介的《鼻子》,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

    这篇芥川的代表作虽然只有短短数页,却拥有复杂而深刻的寓意。

    小说的主要线索是高僧禅智内供的鼻子。那鼻子足有五六寸长,从嘴唇上方一直耷拉到下颌。这给内供的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例如在吃饭时需要有人用木条帮他撅着鼻子,才能避免让它碰到碗里的饭。这是让内供苦恼的原因之一,但真正让他苦闷的是他那因鼻子而受伤的自尊——有人甚至说他是因为这鼻子而遁入空门的。为了寻求心理上的安慰,内供不停的观察周围的僧人,希望能在他们中间找到一个鼻子长度与自己不相上下的人,继而还想从内典外典中找一个和自己鼻子一模一样的人,却毫无结果。内供又尝试了各种办法想让鼻子变短,但都没有效果。直到有徒弟得到一个新方法,让内供用开水烫鼻子,再由徒弟在内供的鼻子上踩,终于成功的让他的鼻子变短。此时不再拥有香肠般鼻子的内供感到神清气爽,他觉得人们会因此而改变对他的看法。可人们非但没有改变对内供的态度,反而变本加厉地嘲笑他,这让内供后悔把鼻子缩短了。最后内供的鼻子又恢复了原样,内供觉得心旷神怡,心想这样肯定没人再笑他了。

    在小说中,作者从多个角度描写了各人(也包括内供自己)对于内供的鼻子长短变化的态度,极具讽刺意味地表现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虚伪自私和利己主义。

    首先,禅智内供由一个小沙弥一步一步升为内道场供奉,在佛门修行多年,应该早已看淡红尘,抛却一切杂念,可内供却一直为鼻子的长短而苦恼,虽然表面上装出无所谓的样子,可内心却对“鼻子”二字“讳莫如深”。当徒弟学到一种将鼻子缩短的方法后,内供仍假装对鼻子满不在乎,可又故作轻松地念叨着每顿饭都麻烦弟子有些于心不忍。弟子明白师傅的算盘,便苦口婆心地劝内供尝试一下新方法,内供也就顺水推舟地接受了。当内供的鼻子真的变短之后,他觉得神清气爽,此时他的虚荣心达到了顶峰,他认为他的鼻子变得和正常人一样,便没有人会再嘲笑他。可是当他发现人们的嘲笑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后,他又为把鼻子变短而感到后悔。后来他的鼻子变回了原样,内供的第一反应是“这样一来,肯定再没有人笑我了。”

    内供在他人的目光中失去了自我,他的极度的自尊和自卑使他对于别人的看法极度敏感,他不懂得接受最本真的自己,而是被别人的态度所支配,总想和别人一样,在追求同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种心理又可以理解为“他人本位”,一切以外界和他人为中心,丧失自我本位,因此易受外界的影响与干扰,是自我在外力的影响下异化为非我。[2]

    自尊心和自卑感应该是每个人生而有之,因为它们,人们往往被迫做出自己不想做的事。内供的自尊和自卑已经到极端的地步,他小心翼翼的维护着自己的自尊,却因为病态的敏感而总觉得别人在伤害他,于是他变得更加自卑;越是自卑,便越觉得别人在对他冷嘲热讽。在如此的循环中,内供的苦恼可想而知。可他并没有看透这一点,更没有想过要跳脱出这个圈子,而是在这种盲目而毫无意义的虚荣心理中日复一日的追求大众化,被大家年复一年甚至变本加厉地嘲笑。芥川用禅智内供的形象表达出对当时社会中人性的虚伪本质的辛辣讽刺和无情批判,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的丑恶。[3]而作为一个修道多年的高僧,尚且如此虚伪和虚荣,在当时社会中的众生,又该是怎样的自私冷酷?作者选择僧人作为主角,无疑使讽刺的意味更加浓厚,同时一针见血,直指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情冷漠、充斥个人主义的弊病。

    其次,是池尾众人对内供的态度。在内供的鼻子还长的时候,百姓们说幸亏他没有留恋凡尘,否则按照他们的标准,仅仅因为那个鼻子,也没一个女人肯下嫁他。这样的话有些揶揄,但其中恻隐之心也占了很大的比例,说明大家在这时还是对内供还有比较真诚的同情心。但当内供的鼻子缩短之后,众人对他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大家非但不停止对他的取笑,反而更明目张胆地嘲笑起来。对此,作者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人都有两种相互矛盾的情感。当然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但是,当那人想方设法摆脱了不幸,旁人忽然就有些怅然若失,说得夸张些,他们甚至想让那人想重蹈覆辙。不经意间,虽说是消极的,对那人心中却萌生敌意——内供尽管无法得知其中奥妙,他的不快,只是因为从池尾众僧人的态度中,感觉出旁观者的利己主义而已。”[4]到此,作者点出了他想揭露的事实——当时社会中的利己主义已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而自私。但是,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批判了人性的虚伪本质后,却没能找到解决社会矛盾和改变社会现状的正确方法。他只是在对现实的不满与失望中消沉下去,并影响了他的整个人生观,以至在极度悲观失望中自杀。[3]

    芥川的小说取材独特,往往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展现出人性最真实地一面。《鼻子》便是如此,他用短小的篇幅完整而精准地阐述了内供在鼻子变短再变长的过程中自己内心的转变和旁观者所表现出的不同心理,有力地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情虚伪和利己主义,以及被放大化的自尊与自卑。了解到了“鼻子心理”,[5]希望个人都能处理好自尊与自卑的关系,正确地认识自己,真诚地接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