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核心价值观—— 林嘉豪
作者:昆山少年文学院      更新:2017-03-13 18:24      字数:1119
    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引领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在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支柱。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这十二个词,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发展起来以后的中国,对精神信仰、伦理道德、社会风尚的关注更甚以往,对主流价值和共同信念的归属感尤为强烈。倒地老人“扶还是不扶”的热烈讨论,折射出人们对道德良知的珍视与焦灼;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司法公正一再成为舆论焦点,道出了人们对社会规则的态度和期望;构建现代文明的国家理念,体现了为公民营造踏实的幸福感、让国家铸就更强软实力的理想和追求。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三个“倡导”的指导要求,正对应这三个层面的时代要求,可谓大势所趋、正当其时。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发热议、产生认同、赢得共鸣的原因所在。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唯有民主法治,方能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跨越千年,大道曾是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当代的中国,民主是社会不懈追求的政治理想,法治是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最高权威,作为约束所有社会成员的根本规范。“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引领我国的政党民主法制制度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光明。

    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让国家社会迷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它的重要内涵,就是寻求国家的价值内核、实现社会的共同理想、构建国民的精神家园。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

    我们青年是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我们作为最为蓬勃的力量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应该从现在做起,勤奋学习,明辨是非,扬起风帆,勇挑重任,争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

    苏州市 昆山市 娄江实验学校 初二(12)班 林嘉豪

    指导老师: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