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玉
作者:
陈琢瑾 更新:2017-05-06 13:55 字数:3768
这天下午,我接到一个电话,公司的货源出了些问题,在找到新的供货商之前,短期内需要从河靖省的一家矿场买进原矿,只是这家矿场已被一家日本公司租用了三十年。为此,除了要借助工贸部和矿业院的人脉之外,还需要另一个人,阮文森。
阮文森在我看来就是个极道中人,尽管他从不这样认定自己,也尽管如今他合法经营着他的公司,但他的经营手段却是令他生存在一片灰色地带。
这晚九点,我搭乘开往河内的S2次列车离开西贡。
我在河内整整待了三天,全是无聊的饭局。第四天的清晨五点,我从金马车站坐长途汽车去河靖。
与我一同前往的还有一个女人,黎青莞,虽然她是越南人,却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此前我初到越南时在河内与她见过几面。在我的印象里,她总是戴着一副金属细框的眼镜,总是一袭白色的滚边衬衣和黑色的及膝筒裙,看上去像极了那些成天在教室外面巡视的教导主任。
中午的时候,我们到达中部的小城,这里只有冷冷清清的几条街道,马路上积雨泡出的凹痕和柏油的补丁随处可见,看上去就像是八十年代华中山区的那些三线工厂坐落的小镇。
这里的环境对我来说倒算不上糟,糟糕的是,我决定出发时没有注意到这天是星期六,矿场在放假。这意味着,黎青莞和我要在这里无所事事的待上两天。而且因为我们到的时候过了正午,当地仅有的几家小餐馆都已打烊,我们只能在一家杂货铺里买了些零食和水当作午餐。唯一有些出乎我意料的是,黎青莞对这一切竟没有一丝的抱怨,甚至没有一个埋怨的表情。
我们在一家旅馆住下来,片刻的午休之后,她拿着准备的资料到我的房间,准备对我讲里面的细节。我告诉她,我可以自己看翻译的文件。她于是没有再多说,留下那些资料回了她的房间。
傍晚时,我们在附近寻了一家小餐馆,饭吃到一半的时候,她忽然对我说了一句,“你和他们不太一样。”
“我吗?”我问,“哪里不一样?”
她于是又问我:“是不相信所有人,还是,只是不相信越南人?”
我料及她这话的起因,“如果你是说下午的事,只是想让你可以多休息一下。”
她默然一笑,那笑分明是不相信我说的。
“那你呢?”我问。
她不解的看着我。
我紧接着一句,“是不相信所有人说的话,还是,只是不相信中国人说的话?”
她拘谨的笑了笑,没有回答。
我于是岔开话题问了一句,“这里‘汤’该怎么说?我想点一份汤。”
她一面替我点了一份汤,一面自信的对我说,“你应该不会喜欢这里的汤。”
我确信我不是对食物挑剔的人,只是当那份汤配着一盘青菜一齐被端上来,我才发现她的话的确有她的道理。这汤里什么也没有,做这道汤的材料全都摆在随它一道端上来的那个盘子里。我喝了一勺,放下调羹,于是皱着眉头拧开了桌上那瓶我确信喝了会有醉意的无糖汽水。
天快黑的时候,小餐馆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靠近门边的两张长凳上甚至已经有了等待就餐的人,店里的人面对我们也不再像半个小时前我们点菜时的那副笑脸。
“我们走吧。”黎青莞说话时已然站起身来,微皱着眉心扫视了一眼其他几张桌边或喝酒或大声聊天的人。
我于是结了账,跟着迫不及待要离开的她走出了餐馆。
沿街的老旧路灯已然亮起,有的昏黄,有的闪烁,令我忽然想起年幼时的夜晚,影院散场时,那条回家的路。
忽然有一点怀旧。我告诉她,我想四处走走,得来的却是她不假思索的反对。她的理由只有三个字,不安全。只是我不知道她说的不安全是指这个地方还是指我。
她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对我说:“我们可以去旅馆的天台,那里可以看见附近的街道,而且,这里夜晚的星星也许是你没见过的。”
她说的没错,当我站在夜晚的天台上,才发现为什么书里总有人要把夜空形容璀璨。忽然想起小时候郊游的夜晚,也许这时的天空就是那时我看见的。
我望着天空发呆,而她就站在我的旁边安静得仿佛不存在。
“忽然有点喜欢这个地方。”我从烟盒里抽出一支Marlboro,问她,“抽烟吗?”
她细微地摆了摆手,看着吸烟的我问:“在担心合同和样品的事?”
“这倒没什么好担心的。”我说,“但下一次到了提货的时候就难说了。”
她没有接我的话,她和我一样清楚,在越南,样品与货品不符是常有的事,尤其是矿砂这种东西,尤其又是以这样的手段得到的货单。
两天后,事情办得很顺利,在寄出样品后,我们乘车去顺化。因为那样我在翌日可以有一个上午的时间去古都看看。只是第二天我却没能在顺化赶上开往西贡的S1次列车。
黎青莞告诉我,她在岘港有一套房子,如果这个时候坐车,天黑前就能到岘港,我可以在她的家里暂住一晚,翌日再从岘港去西贡。我没有拒绝。
下午四点,我们坐在一辆从顺化开往岘港的丰田小巴上,前半程很顺利,只是四点的时候,车在海云岭的盘山公路上因为塞车停了下来。前后的车一辆接着一辆排起了长龙,耳边不时的听见中国制造的货车从头顶或是下方传来“请注意,倒车”的声音,伴随着微启的车窗上细细的雨声勾起心底隐约的乡愁。
坐在车里,阵阵的海风吹进车窗。即便是这样的季节,也依然是有着丝丝的凉意。黎青莞疲倦的坐在我右边的车座上,靠着我的肩膀静静地睡着。
前面的司机友好的递了一张小毯子过来,对我比划着说了些什么。我接过那张毯子,轻轻地搭在黎青莞的身上。她醒了,抬起头看了我一眼,直起身来。
“才到海云岭,还要很久呢。”我说,“累的话,再睡一会儿吧。”
她莞尔一笑,裹着那张毯子仿佛试探一般拘谨地靠在我的肩上,只是却也没有睡,似我一样望着车窗外。
渐已如雾的雨中,鱼鳞般波动的海上,灰色的云层像用剩的糖渣做出来的棉花糖。有的云在风中裂开,阳光变成金色的光柱交错而下,有的落在海上,有的落在岸边。一束斜照在海中孤岛的山峰,青绿的草木被染成了金沙的颜色。一切都仿佛安静下来,安静得仿佛时间已然凝滞。
一声引擎发动的声音打破了这雨中的宁静,盘山的公路上,一辆辆首尾相接的车开始缓慢的移动。
天色完全黑下来的时候,车到了岘港。这是个离海很近的城市,尽管看不见海,可吹过的每一阵风都弥漫着海水的味道。
黎青莞的家就在离岘港大桥不远的一条小巷尽头,一幢和别家紧挨着的小楼,门脸很窄,里面很深,走进门去就像进了一个深深的匣子,我以为快到尽头了却发现走过的只是前厅,当我又穿过客厅,以为快到尽头了,墙边又是一道通去房间的门,仿佛深邃的没有止境。
这房里很干净,可是房子却是空的,没有人住,就连桌上唯一的一只相框里夹着的也不是照片,而是几张半旧的越南盾。
她简单的清扫之后,领着我去了楼上的房间。我放下旅行袋,去楼下的浴室洗澡。是储水式的电热水器,加热的指示灯亮着,花洒喷洒出来的水是温热的,很快便越来越清凉,淋在身上,皮肤凸起一片细密的鸡皮疙瘩。
我从浴室出来的时候,她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我,“忘记告诉你,要等一个小时才有热水。”
“没关系。”我无所谓的一笑,正要拿着换下的衣服上楼去,却被她轻轻地拿过去,放去了洗衣机里。
我去到楼上的房间,在阳台上点了一支Marlboro。
楼下,黎青莞出了楼门,昏沉的灯光中,若隐若现的身影消失在那条狭窄的小巷里。半个小时后,她提着一只满满的马夹袋回转来。
又过了一阵,我听见上楼来的脚步声,我回到房间,几乎是在她敲门的一刻拉开了房门。她不免一惊,又拘谨的一笑。
我笑了笑,看见她手里提着的洗衣篮,“晒衣服?我帮你吧。”
她微微一摇头,提着洗衣篮径直去到阳台上,把衣服一件件的挂在晾衣杆靠近阳台一角的地方,有我的,也有她的,每到晒**的时候,她便会尴尬的看我一眼,有时四目相对,于是愈发的尴尬。
我转过身去,望着远处的屋顶,避开彼此的视线,寻着话题对她小声说:“刚才看见你出去了。”
她笑了笑,“去买了些啤酒和吃的。”
我这才想起,这晚我们还没有吃东西。忽然觉着有点饿,胃里总是咕噜咕噜的声音。
她听着那声音笑起来,对我说:“就在楼下的茶几上。”
我不好意思的一笑,“我去拿上来。”我说着,反身离开阳台。回到楼上的时候,她已经摆好了立在阳台墙边的一张旧折叠桌。我从马夹袋里拿出那些零食和啤酒,摆在桌上。
她没有吃东西,只是开了一罐啤酒,接着又是一罐。我望着她俨然喝水一样一罐接着一罐喝着啤酒。
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口渴了。”
我开了一罐啤酒,放在阳台的栏杆上,背靠着水泥的栏杆低头点了一支Marlboro。
她走过来问我:“可以给我一支吗?”
我递了一支过去,替她点燃它。她很小心的吸了一口,呛着一阵咳嗽。
“以前不吸烟?”我问。
她腼腆的笑着着摇了摇头,“这是第一次。”
“那还是别吸了,没好处。”我从她的指间将那支烟轻轻地抽出来。
她却又从我的指间捏着那支烟拿过去,“我想试一试。”言语间,又极其小心的慢慢吸了一小口,仿佛呛到却没有呛出声来,眉心蓦地一蹙又缓缓地散开。
我忽然对她有些好奇,这好奇也许就像此时她对那支烟的感觉,“为什么会去河内?我觉着岘港这里很好。”
她没有回答,只是问我:“你为什么会来越南?”
“如果我说,是为了离开一个我不想离开的女人,你一定不信。”
她默然一笑,继续慢慢地吸那根烟。
看着她专注着去吸烟的样子,我仿佛觉着,她是个比我更孤独的人,她的孤独仿佛与生俱来。
第二天一早,我去火车站买了车票。中午我们吃过午餐,离开餐厅的时候,她对我说,她也会在下午乘火车去河内,没有时间去送我。
可这个下午,当我走上火车,在靠近站台的窗边坐下的时候,却看见窗外的站台上她静静地站在那里。
我隔着车窗的玻璃向她轻轻地招手,她安静的微笑,唇边细微的一句,“再见”。
看着窗外移动的站台,看着她站在原地渐远的身影,我的心里竟生出一丝浅浅的忧伤,却是那样的莫名,莫名得不知何以会要为这离别心感忧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