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中元夜
作者:
大爷姓杨 更新:2016-11-08 15:02 字数:1820
今天是2013年8月21日,农历七月半。民间习惯将农历七月半称作鬼节,佛教则称盂兰盆节。到了北魏时期,这天又多了一个名字——中元节。我国古代流行土地祭祖,道教盛行后,附会传统,创立了天、地、水三官神祗。天官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其生日在正月十五日,故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地官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其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水官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其生日在十月十五日,则称为万元节。
上元即元宵节,这是个喜庆的节日,月儿圆,花灯亮,吃元宵,放鞭炮,猜灯谜。正所谓“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小孩子们还提着花灯走街串巷,争相与小伙伴比谁的花灯漂亮。唐伯虎都有诗云“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由此可见上元节有多热闹!不过文人墨客向来多愁善感,正所谓越热闹,越孤单,所以欧阳修就有了“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的感伤。而辛弃疾在这天又有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
中元节是鬼节,这天不放鞭炮,但是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祖先。在民间,一年中需要祭祀祖先的节日不止七月半,清明节、冬至日都需要给先人烧纸钱。而且烧纸钱的时间还是有讲究的,高邮的俗话就说“早清明,晚大冬,七月半的亡人等不到中”,意思就是清明节要早早的上坟,冬至则是晚上给先人烧纸钱,七月半这天最好是十点钟左右,不可以过午。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的形式已经多种多样,除了元宵热闹依旧,七月半已经纯粹成了一个冷清清的鬼节了。清代的中元夜尚有儿童持荷叶灯结伴游乐的习俗,“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如今,小儿只有在元宵夜才能玩灯赏灯,至于十月十五的万元节,则基本无人得知了。
晚上六点二十几分,班车到站,下车即嗅到晚风中烧纸钱的味道。抬眼看去,一个清瘦的妇人身着家居裙,正蹲在一棵香樟树下拨弄燃烧着的纸钱,另有胖乎乎的一对青年男女正拿着燃着的纸钱挨个放在一棵棵树下,想来他俩是为自家的先人行贿,跟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打招呼呢。饭后在小区里散步,也不断闻到空气里纸钱焚烧的气味,围墙内外时不时看到有人在风中拨弄燃烧的纸钱。风吹过,黑色的纸灰满天飞,像一群黑色的蝴蝶。
其实,没有阴间,没有鬼魂,所以纸灰不会到达人们期盼的地方,人们寄托的只是思念!因为至亲至爱至交,无人可以长生,但是虽死犹在,在生者的心里。焚烧纸钱是人们寄托哀思的方式,我很理解今天看到的那些烧纸钱的人的心情。但是我不明白他们为何要在小区内外焚烧,死者有安息的地方,若真的想念,应该去逝者的墓前祭拜,古人尚且如此,为何他们做不到?如果人人如此,那么城市的上空到处飘满了黑色的“蝴蝶”,这个城市的空气还干净吗?这个城市的街道还整洁吗?这个城市的形象还美吗?
想念不拘于形式,祭祀还是拘于小节的好。今夜本该“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可惜这个中元夜,月不明,气不清。月不明是台风的影响,天空有云似山,我散步快结束的时候,月亮遮着昏黄的面纱正从“山谷里”升上来,昏黄的月光给这个鬼节增添了一些忧伤的色彩。气不清则完全是人为事故了,因为人们不拘小节的“孝道”,空气里满是纸灰的味道,与小区的环境格格不入,与城市的氛围格格不入。希望以后的鬼节,人们可以真正为先人着想,到他们的墓前去祭奠跪拜,不要再让先人千山万水地赶到我们的水云居来拿“钱”。
因为上个双休日有讲座要听,所以我在上上个周六就早早起床,赶回家给祖父和父亲上过坟了。虽然时间提前了十天,但是我们家向来工作第一,我知道祖父和父亲都不会怪罪我的。早上母亲电话问我是否回家,我说今天上班,最近还比较忙,所以我才提前回去上坟,今天就不回去了,你也不用烧纸钱了,爸爸知道我回去看过他了,不会在意的。十天前上坟,是我患病后第一次去父亲墓前,我跟父亲说:“爸爸,我也生病了,但是我会努力好好的,您放心吧!毛毛去国外也二十天了,小人也很好,像我小时候一样,不用人操心,您就开心吧”。
记得最早知道盂兰盆节,就是听父亲讲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无神论者,耳濡目染下,我很小就知道无论上元节还是中元节,都是人的节日,不同的只是上元节那天,活人陪着活人一起开心,中元节这天是活人陪着死人说说心里话,让先人放心。
希望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那么我想下一个中元节,小区里将不再飘飞黑色的“蝴蝶”,人人都将努力工作,快乐生活,让先人们放心。 2013.8.21于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