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作者:刘仁前      更新:2015-12-15 10:25      字数:7971
    2008年,注定是一个在国人眼中大放异彩的年份。

    这是在7年前就已经决定下来了的。这样一个重要的决定,是在万里之外的莫斯科,由一个叫萨马兰奇的老人宣布的。

    2001年7月13日晚,原本是一个极平常的夜晚,因为国际奥委会要在这样一个夜晚决定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这就给有着百年奥运梦想的中国,给对奥运有着热切期盼的13亿中国人,带来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从北京时间上午9点30分开始,五个申办城市大阪、巴黎、多伦多、北京、伊斯坦布尔依次进行了申办陈述。随后,102位国际奥委会委员进行首轮投票。首轮投票日本大阪遭遇淘汰,北京虽未能在首轮胜出,但毕竟没被淘汰,希望仍然存在。毫无疑问,现场气氛是紧张的。每一位中国申奥代表团成员的心,悬空着。何止是莫斯科的投票现场,96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不知有多少城市,多少人,都在盯着电视屏幕,都心悬着呢。

    第二轮投票结束后,是一个空气近乎凝固的,令人难以喘息的等待。时针指向北京时间晚上10点08分,那位已经为国人所熟悉的慈爱的老人,终于出现在会场讲台前。当他的口中轻轻吐出“Beijing”一词之后,现场的中国申奥代表团成员们欢腾了,热泪盈眶了。邻近的国际友人们纷纷伸出了友谊之手,祝贺中国,祝福北京。

    北京获得了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举办权!

    举国欢腾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了。花灯绽放,龙腾虎跃了。北京世纪坛,群情兴奋之中,国家领导人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了。这一切,仅仅是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个“序曲”。更为精彩的“篇章”还在后头呢。

    这里面,奥运火炬传递让世人开眼了,对拥有13亿人口的东方古国刮目了。2008年3月25日,圣火在希腊奥林匹亚采集,并拉开全球火炬传递的序幕。火炬传递路线的设计者们可谓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将奥运圣火经过境内外130多个城市,绵延十几万公里,耗时一百几十天。在境内,火炬不仅要走遍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上百座城市,而且还将登上那高达8800多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厉害了,不经意间拿了个“世界第一”。在当今国人的哲学里,“第一”才是好的,“第一”之外,不足挂齿。实在无法时,不能好得“第一”,坏得“第一”也行。“宁为鸡头不作凤尾”,便是佐证。

    有时老祖宗说过的话,亦不能迷信。不是说“玩火必自焚”么?这话放在2008年,就不合时宜。不仅不合时宜,而且也不对。进入4月以来,北京奥运圣火便开始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 、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俄罗斯的圣彼得堡等城市传递,5月份将进入国内110多个城市传递。境外传递暂不必说,在国内传递,在国人家门口传递,那该是怎样的激动人心啊!百年期盼,百年梦圆。炎黄子孙再怎么张扬一回,也不为过。奥运圣火传遍大江南北,960万平方公里顿时会“火”起来的。这一点,从承担了圣火传递任务的城市“彩排”中,便可见端倪。

    柳永正是从月城举行的奥运圣火模拟传递现场,得到了灵感,发现了商机。

    “祥云飘过月城”奥运圣火传递主题活动,迅速在月城展开。

    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月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发了专门的通知,组织和动员全市各层各级、广大市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自豪感,以主人翁姿态投身到圣火传递当中去。各层各级有事做了,纷纷印制各种奥运宣传标语、标识,组织各种迎接圣火到来的群众活动,发放国旗、奥运会旗和迎奥运文化衫。月城市民兴高采烈了,过不了多久将在家门口亲眼目睹奥运圣火传递的盛况,看“祥云”从自己家门口飘过,从自己的眼前飘过,百年一遇呀,还不够幸运么?

    更何况,还有些小实惠呢。每家都领到了国旗、奥运会旗,心灵手巧的家庭主妇们自然为这些国旗、会旗的“将来”想好了去处。这当然要等到眼下活动结束之后。不然,组织集会时,让你去欢迎圣火,别人手里都举着国旗、会旗,兴高采烈、激情高涨,你却两手空空,手舞足蹈,知道情况的晓得你是在欢迎,不知道的还以为你精神不正常呢。

    有单位的成人、在校的学生都发给了一件迎奥运的文化衫,纯棉的,质地不错,能穿。现在,各层各级办事务实多了。既然花钱了,东西就要有实用性,要能用。要不然,钱不是就扔下水啦。早先可不是这样的,运动多,花架子多,花的冤枉钱更多。一件文化衫事小,看到了各层各级作风转变事大。

    一时间,月城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国旗、奥运会旗飘扬。4月的某一天,迎奥运圣火模拟传递活动在月城举行了。

    奥运圣火传递线路是月城有关部门事先研究制定好并报市委、市政府,以及上级有关部门审批同意之后,才正式确定的。奥运火炬手则是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推选的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劳动模范。月城市近年来涌现出的全国重大典型章维明无尚光荣地、无可争议地成为了第一火炬手,在月城的圣火传递过程中,跑第一棒。

    尽管奥运圣火还没有来,此次只是模拟,但上级要求一定要严肃认真对待,要像奥运圣火真的到来了那样,确保传递活动万无一失,安全成功。

    月城大道、凤凰路、鼓楼路等奥运圣火经过的主要交通要道,人山人海,彩旗招展,呐喊震天了。被组织起来的市民、学生双手挥舞着国旗、会旗,口中不停重复着:

    “奥运加油——”

    “中国加油——”

    “北京加油——”

    “北京加油——”

    “中国加油——”

    “奥运加油——”

    第一火炬手章维明,身着奥运特色鲜明的运动服,精神饱满地跨着矫健的步伐跑来,人群中发出阵阵欢呼,呐喊声此起彼伏。公安的开道车在章维明前面不远处慢行,警灯闪烁,其灯语十分明了,神圣,不可侵犯。随后是月城电视台的摄像车,摄像镜头众多,有一直跟踪火炬手章维明的,有随时调向街道两旁欢呼的群众的。其镜头语言依然十分明了,自豪,积极配合。章维明后面是大型宣传彩车,本市的著名艺术家代表盛装出现在宣传彩车之上,有挥舞国旗、会旗的,有挥舞彩绸彩带的,一律欢天喜地的样子。再后面是保障车,以防各种特殊情况发生之后应急之需。自然也作了精心的装饰,突出奥运主题。

    倒是章维明一路跑着,两手空空,并没有“祥云”火炬,样子稍稍有点儿滑稽。好在人家是全国重大典型,出席过多次重大会议,参加过多种重要现场活动,应变能力已经非常了得,不时用微笑,用挥手,用极短暂的停步与道旁热情市民的握手,来填补手中的空白。当然,他擅自作主的停留与握手虽说得到了市民的热烈回应,但受到了在他身边护跑人员的婉言批评,正式传递时是不允许有这类举动的。否则,会打乱整个圣火传递节奏和安排。

    就是这样一个月城市民欢欣鼓舞、热情高涨的日子,也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因为圣火传递,实行道路交通管制势属必行。一些居民进出自己的小区不方便了,眼看着家在眼前,只能绕道而行,心中不悦在所难免。火炬又不曾真的来,弄得像个真的似的,怎么就不能灵活机动一点唦?最可恨那些小区的保安,平时见面倒还客客气气的,没话找话地打招呼、套近乎,现在好像从来不曾见过一般,更别说是认识、打招呼,想他通融一下,让自己就近进小区,板着脸指指跟前的警戒线,请绕道而行!一副公事公办、铁面无私的样子,不仅气人,而且好笑。

    “我就是要回家,就是要从这儿进去。看你们能把我怎么办?火炬传递怎么啦?火炬传递也不能不让我回家?我又没有犯法!笑话。”

    有不服邪的,冲警戒线,冲击保安了。想错了吧?此时的保安,可不是平时的保安。不一样了,冲击不得的。你冲击了,好,破坏奥运圣火传递!这可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笑话,奥运圣火不是还没有真的来么?怕什么?”

    这模拟传递也是传递,要跟奥运圣火真的来了一个样,来不得半点含糊。冲击警戒线,冲击奥运圣火保卫人员,先带进派出所冷静冷静。

    “你们口口声声说以人为本,我看都是假的。我一个大活人,连个进家的权利都没有了。还以人为本呢,我看你们现在是以火炬为本。对,就是以火炬为本!言行不一的家伙们!”

    显然,这不悦,变成了不爽,不爽变成了不满,不满变成了憎恨。情绪变了。很多事情就是因为情绪变了,领导上没有能及时发觉,及时化解,结果坏了,酿成了群体性事件,麻烦大了。

    “我们不要奥运,我们要回家。”一些一时情绪失控的市民,纠集到一起,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浪潮。

    被欢呼潮流包裹着的柳永,并没有发现那不和谐一幕。他的耳朵里回响着的是——

    “奥运加油——”

    “中国加油——”

    “北京加油——”

    “北京加油——”

    “中国加油——”

    “奥运加油——”

    那震耳欲聋的呐喊声,真是声势浩大。可这呐喊声再怎么震耳欲聋,再怎么声势浩大,北京能听得到么?更为重要的是,那位身居北京的家乡“大领导”,他能听得到么?柳永的答案,无需一秒钟的思考就有了。北京听不到月城这震耳欲聋、声势浩大的呐喊,身居北京的那位家乡的“大领导”也听不到月城这震耳欲聋、声势浩大的呐喊。那么,怎样才能让北京听得到月城这震耳欲聋、声势浩大的呐喊呢?怎样才能让身居北京的那位家乡的“大领导”也听得到月城这震耳欲聋、声势浩大的呐喊呢?

    柳永有主意了。“让北京听到月城人民的祝福与呐喊!”以此为主题,策划一场迎奥运大型演唱会。那一定会盛况空前,声誉和钞票双丰收。于是,他想到了《月城晚报》,想到了秦晓月,想到了与秦晓月、与《月城晚报》的第一次合作。

    《月城晚报》在月城,则是一个晚生儿。月城升格为“大市”之时,只创办了《月城日报》。而其时,月城已经有了《扬子晚报》、《现代快报》两份都市类的报纸,为市民所熟识、认可。虽然,《月城日报》进入月城市民的视线也晚于《扬子晚报》和《现代快报》,但因为有市委、市政府作坚强后盾,无须进入寻常百姓家,因而依赖市场的因素要小得多。

    而《月城晚报》就不一样了。作为本土第一份面向月城市民、面向市场的都市类报纸,晚生就是劣势。再加之,出生时发育不健全,自然无法与将月城混得个烂熟的《扬子晚报》、《现代快报》相抗衡。要想争取自己的读者,无异于“虎口夺人”。这是秦晓月就任《月城晚报》总编辑时说过的话。

    这“虎口夺人”,其实蛮好理解的。媒体人都知道,报纸无小事。稍有差错,都会引来成千上万读者的不满,自然马虎不得。如若疏忽大意,出了什么原则性、政治性问题,那么这报纸的总编辑就要“换人”了。因而,在业内,报纸是“纸老虎”已是共识。秦晓月新办的《月城晚报》要想在本土立足,势必要与早就进入月城的两份外来报纸争夺读者,“虎口夺人”乃实话也。

    传统的媒体发展路径已经行不通,市场已经不允许你从一棵小苗,慢慢长成一棵大树。果真如此,这样用不了几年,小苗必然会因为争不到生长所需的阳光、雨露,而过早地夭折。媒体生存环境和市场都要求,新生媒体一降生就是一棵树,一棵大树。这样,才能有今后的发展机会。否则,你和人家并不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怎么参与竞争,怎么面向市场?人们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办报也一样,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只要有竞争,只要有淘汰存在,哪一样事情又能够输在起跑线上呢?

    当了5年《月城晚报》总编辑之后的秦晓月,觉得必须突破常规,寻找晚报突破性发展的方式和路径了。她想到了扩大《月城晚报》发行量。只有首先做到在发行量上战胜外来的报纸,《月城晚报》在月城才能成为主流媒体,才能真正实现“《月城晚报》——月城人自己的晚报”之目标。当然,办报内容也很重要。“内容为王”,这几乎是每个报人都知道的。但要做到“内容为王”,需要一支好的记者队伍,需要一支好的编辑队伍。这两支队伍,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发行量就不一样了,今天3万份,明天可以4万份、5万份,甚至可以6万份、7万份,更多都有可能办到。关键是要有好的发行方式和路径。

    秦晓月想到了借助有影响力的活动,提升《月城晚报》的影响力,吸引读者眼球。在研究了众多晚报扩大发行的成功经验之后,秦晓月决定,以《月城晚报》的名义举办一场有影响的大型演唱会,用大陆、港台等当红巨星来引发月城市民的兴趣,之后采取“看演出,送晚报”的办法,将《月城晚报》发行量推上去。如果演唱会有3万观众,《月城晚报》发行量一下子就能增加3万份,一下子就能在发行上超过月城任何一家都市类的报纸。想想,秦晓月都兴奋。一场演唱会,能让自己坐上月城都市报的头一把交椅,何乐而不为呢?

    毕竟是搞新闻的,秦晓月敏锐着呢。演唱会主题很快就从她脑袋里脱颖而出了,“喜迎十七大,《月城晚报》伴你行”。

    这样才有了2007年,与柳永的合作,与柳永的“月城新势力演艺公司”的合作,才有了2007年“欢乐中国行·走进月城”大型演唱会。秦晓月策划的,不是“喜迎十七大,《月城晚报》伴你行”么?怎么变成“欢乐中国行·走进月城”了呢?熟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秦晓月想搞一场大型演唱会,谈何容易。这当中,真可谓变幻莫测,变化无穷。

    因为同在月城市场上“混”,年龄又差不多,钱涛和柳永早就成了哥儿们。

    巴掌大的月城,你认识张三,他认识王五,而张三又认识王五,其结果你和他多半就会认识了。在月城彼此之间“认识”,要么在酒桌上,要么在浴池里,要么KTV包间。当然,这是说通常的、主要的,那些个“特殊的”、“私密的”,不便明言。

    钱涛和柳永也就是在“通常”情况下认识,交往,合作,帮助,成为哥们。秦总跟他商量,要策划一场大型演唱会,钱涛想都没有想,脱口就是“柳永”。在月城,搞大型演唱会,“新势力”理所当然是第一块牌子,没人能搞得过柳永的。

    当一册设计精美的硬质“喜迎十七大,《月城晚报》伴你行”大型演唱会策划方案,呈送到秦晓月面前的时候,秦晓月还是有些感到意外。她没想到,月城的一家演艺公司,能有如此高的策划水准。一册方案,将活动定位、目标指向、合作媒体及平台、演员阵容、晚会宣传、商业营销、票务营销、风险评估等等,一案尽现,详实细致,颇有见地。再看看拿出此方案的“柳经理”,高大帅气而年轻,真得刮目相看。

    对柳永,秦晓月自然是认识的。更何况,他的身后还有那么一棵大树呢。但秦晓月的认识,不是月城人彼此之间通常的“认识”。她,仅是知道此人,亦或在某个场合碰过面,如此而已。

    现在不一样了,她从柳永提供的策划方案中得到了众多有价值的信息。他提出与央视当下最火的“欢乐中国行”栏目组合作,这想法本身就大胆而有创意,据说到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报纸有过这样“跨界合作”、“不对等媒体合作”;他提出“我办晚会,你选明星”、“你选明星,你点歌”、“你与明星零距离”等宣传创意,都蛮有新意和吸引力的;他提出公开承诺,“本次演唱会门票不打折、不降价”,真是把月城人“跑票”、“要票”的心理摸透了;他提出票务与报纸广告招商捆绑互动,一下子拓展了营销的空间。

    秦晓月一下子看到了钱涛与柳永的差距,心里想着,柳永如果是自己手下该多好。惜才、爱才了。说起来,自己也还算年轻貌美的秦晓月,内心有了微妙的变化。秦晓月表示了愿意多和“柳总”合作,愿意多与“柳总”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取长补短、以期双赢。

    或许有人对柳永变“柳总”不太习惯。其实,秦晓月只是应时而称。如今,“总”多起来似成了一种时尚。有笑话说,某工地一施工工人,从工地向围墙外扔了一块砖,结果出大事了,一下子砸中了4个人。其中,3个是“老总”,另外一个还是“老总”。

    策划方案得到《月城晚报》“一把手”的充分认可,这让柳永喜出望外。秦晓月美女加才女的美誉,柳永当然清楚,只是苦于无特殊机缘相识,一直甚为遗憾。而他混迹月城也有几年了,或多或少知道一点月城上层的事,这美女加才女的总编辑,怎么会“长在深闺无人识”呢?再加之有父亲盯着,自己也不敢太明目张胆、太放肆的。

    现在机会来了,秦晓月主动“架桥”,他岂有不走之理?前提是,他必须和钱涛为秦总把“喜迎十七大,《月城晚报》伴你行”大型演唱会办成功、办圆满,将3万份《月城晚报》送到月城市民手上,那么之后自然会水到渠成,一切OK的。

    这个时代真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英雄”真是太多了,所以“英雄所见略同”的事情经常发生,一点儿不要奇怪。

    这不,《月城晚报》策划的“喜迎十七大,《月城晚报》伴你行”大型演唱会——“欢乐中国行”项目,在市委宣传部进行“十七大宣传”策划部署会上,被宣传部领导看中,升格为全市性的十七大宣传活动,不能作为晚报营销活动了。领导意见明了得很,怎么能用“十七大”来为你秦晓月卖报纸呢?“十七大”何等严肃的主题?用一场“欢乐中国行”栏目组的演出,来表达月城数百万人民喜迎十七大的喜悦之情,再恰当不过。且央视的平台,影响大,号召力强,关注度高,说不定家乡的那位“大领导”一不小心就能看到这场演出,就能看到月城这些年的可喜变化,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这样一场演唱会,不就变成了向家乡的“大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汇报会了么?这样一场演唱会,不就变成了月城近年来三个文明建设成果展示会了么?意义重大,意义十分重大。

    于是,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成立“欢乐中国行·走进月城——喜迎十七大”大型演唱会领导小组,并明确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为组长,两名副市长为副组长,宣传、文化、公安、消防等诸多部门参加。因为最初的“金点子”源于《月城晚报》,所以晚报总编辑秦晓月也以组员身份参与其中。秦晓月只得暂时牺牲一下那3万份《月城晚报》,放下坐上月城都市报头一把交椅的念想,精神饱满地,无尙光荣地,去承担一项政治任务。

    就在“欢乐中国行·走进月城——喜迎十七大”大型演唱会领导小组紧锣密鼓推进工作之际,市政府主要领导从境外考察回来了。

    有印象的读者一定会知道,这市政府主要领导不是别人,正是温和平易的温良弓,温市长。温市长一回来,就发现自己手下的两名副市长被调任新的副组长,竟然没有人跟自己打声招呼。这让一向温和平易的温市长,心中颇为不爽。我温某人平日里,温和平易归温和平易,你们也不能太目中无人吧?动用我手下两名副市长,说一声总是应该的吧?如此简单的招呼都不打,有何深意?如此下去,我这个市长还怎么当?以为我将满两届,这市长马上就当不成了?

    自从上面有了不成文的规定,“10年两届”,地方上也就上行下效,跟着“10年两届”起来。

    温市长心中一不爽,出问题了。“欢乐中国行·走进月城——喜迎十七大”大型演唱会领导小组一下子少了两名副组长。原本分管文化和分管公安的副市长,被温市长明确指示,不参加这一领导小组了。不仅如此,“欢乐中国行·走进月城——喜迎十七大”大型演唱会领导小组也不能以市政府的名义向下部置任务。

    这温市长从境外考察回来怎么像变了一个人呢?是不是在境外换“脑子”了?不是经常有大领导要求基层的同志解放思想,换换脑子么?这样的事情在温市长身上发生了?要不然,温市长怎么连“喜迎十七大”的活动都会如此不配合、不合作、不支持呢?

    温市长意见十分明确,政府可不能带头“追星”,这样豪华的演唱会,动辄上千万的演出成本,市财政哪有这笔开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财政经费的盘子,看起来不小,那么多的条条块块,各个口子切分下来,留下来机动的余地就小得可怜、少得可怜。哪年没有特殊情况唦,书记大笔一批,他这个“管家”只有开柜子,拿钱。钱,是要用在刀刃上的。“喜迎十七大”,上面不是要求隆重而简朴、热烈而不奢华么?搞大型演唱会,让他们搞。市政府不能参与。

    “西边”态度如此强硬,“东边”难办了。诸位读者有所不知,这月城市委、市政府同在位于月城新区凤凰路的一幢大楼内办公。整幢呈“回”字形的大楼,东边是市委及市委所属的主要部门,诸如组、纪、宣等;西边是市政府及市政府所属的主要部门,诸如人社、经信、发改、法制等等。大楼内部办事,彼此交谈起来,问一声,到哪儿去,“东边”去一下,某领导找,或向某领导汇报;亦或答曰,“西边”去一下,请某领导会签,或传达“东边”的精神。一来二去,时间长了之后,方位成了机构的代称。“东边”,市委;“西边”,市政府。

    让“东边”因为一场演唱会,得罪“西边”?想想也不可能。果然,“东边”发话了,温市长考虑更为周全,市政府不能“追星”,市委也不能“追星”。这“欢乐中国行·走进月城”大型演唱会,原来就是《月城晚报》想市场化运作的,还是由秦晓月同志牵头进行市场化运作。相关部门重视一下安保工作就是了。

    这下,让秦晓月傻了,彻底傻在“A”和“C”之间了。